滇杨多倍体种质的诱导及鉴定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1 前言 | 第10-24页 |
·滇杨概述 | 第10-12页 |
·滇杨的分布 | 第10页 |
·滇杨的生物学特性 | 第10-11页 |
·滇杨的生长习性 | 第11页 |
·应用现状及经济价值 | 第11-12页 |
·林木多倍体育种研究 | 第12-18页 |
·林木多倍体的目的 | 第12-14页 |
·林木多倍体育种的途径与方法 | 第14-18页 |
·植物多倍体的鉴定 | 第18-22页 |
·植物多倍体的鉴定方法 | 第18-21页 |
·林木多倍体育种存在的问题与前景展望 | 第21-22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22-24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4-32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4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4-31页 |
·培养条件 | 第24页 |
·外植体的消毒及预培养 | 第24页 |
·多倍体材料的诱导培养 | 第24-25页 |
·多倍体丛生芽的“同质化” | 第25页 |
·生根培养 | 第25-26页 |
·炼苗移栽 | 第26-27页 |
·滇杨多倍体的鉴定 | 第27-31页 |
·生长量观察 | 第31页 |
·结果评价指标 | 第31页 |
·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| 第31-32页 |
3.结果与分析 | 第32-58页 |
·外植体消毒及预培养 | 第32页 |
·秋水仙素诱导滇杨多倍体 | 第32-34页 |
·多倍体丛生芽同质化培养 | 第34-36页 |
·生根培养试验 | 第36-37页 |
·炼苗移栽试验 | 第37页 |
·滇杨多倍体的鉴定 | 第37-56页 |
·形态观察 | 第37-38页 |
·叶片厚度及栅栏组织厚度 | 第38-39页 |
·气孔鉴定法 | 第39-40页 |
·叶绿素含量 | 第40-41页 |
·光合作用测定 | 第41-45页 |
·染色体观察 | 第45-56页 |
·生长量观察结果与分析 | 第56-58页 |
4 结论 | 第58-60页 |
5 讨论 | 第60-66页 |
·滇杨多倍体诱导 | 第60页 |
·滇杨多倍化材料的同质化 | 第60-61页 |
·不同倍性组培苗生根问题探讨 | 第61页 |
·滇杨多倍化材料鉴定问题的探讨 | 第61-63页 |
·不同倍性植株生长量相关问题的探讨 | 第63-64页 |
·组培过程中部分现象探讨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3页 |
附图 | 第73-75页 |
个人简介 | 第75-76页 |
指导教师简介 | 第76-78页 |
已发表论文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