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2页 |
·前言 | 第9-10页 |
·ECL 的基本原理 | 第10-11页 |
·湮灭 ECL | 第10页 |
·共反应型的反应 ECL | 第10-11页 |
·氧化物修饰的阴极发光 | 第11页 |
·ECL 发光物 | 第11-14页 |
·无机物体系 | 第11-12页 |
·有机物体系 | 第12-14页 |
·适配体及其在 ECL 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| 第14-17页 |
·适配体的概述 | 第14页 |
·适配体的特点 | 第14-15页 |
·适配体在 ECL 传感器中的应用 | 第15-17页 |
·纳米材料在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中的应用 | 第17-20页 |
·纳米材料的定义 | 第18页 |
·纳米材料在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| 第18-20页 |
·金属纳米粒子在电致化学发光中的应用 | 第18-20页 |
·碳纳米管在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中的应用 | 第20页 |
·SiO2纳米粒子在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中的应用 | 第20页 |
·本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基于目标诱导适配体片段连接的凝血酶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研究 | 第22-30页 |
摘要 | 第22页 |
·前言 | 第22-23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3-25页 |
·化学试剂 | 第23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3-24页 |
·Ru-SiNPs 的合成及表面功能化 | 第24-25页 |
·传感器的制备 | 第25页 |
·ECL 检测 | 第2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5-29页 |
·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原理 | 第25-26页 |
·传感器的表征 | 第26-27页 |
·Ru-SiNPs 的表征 | 第27-28页 |
·凝血酶的定量检测 | 第28页 |
·传感器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| 第28-29页 |
·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 | 第29页 |
·结论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基于信号增强的测定腺苷的适配体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研究 | 第30-39页 |
摘要 | 第30页 |
·前言 | 第30-3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1-33页 |
·化学试剂 | 第31-32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2页 |
·ECL 探针和二茂铁修饰 DNA 探针合成 | 第32页 |
·生物传感电极的制备 | 第32-33页 |
·ECL 检测 | 第3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3-38页 |
·生物传感器的原理 | 第33-34页 |
·基于适配体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电极的表征 | 第34-35页 |
·二茂铁猝灭 Ru-SiNPs 的 ECL 的行为 | 第35页 |
·线性范围与检测限 | 第35-36页 |
·传感器检测腺苷的重复使用性和稳定性 | 第36-37页 |
·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 | 第37页 |
·实际应用 | 第37-38页 |
·结论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测定可卡因的适配体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| 第39-48页 |
摘要 | 第39页 |
·前言 | 第39-40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0-42页 |
·化学试剂 | 第40-41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1页 |
·传感器的制备 | 第41-42页 |
·样品的制备 | 第42页 |
·ECL 测定步骤 | 第4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2-47页 |
·生物传感器的原理 | 第42-43页 |
·电极的表征 | 第43-44页 |
·条件的优化 | 第44页 |
·可卡因的定量测定 | 第44-45页 |
·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| 第45-46页 |
·实际样品的检测和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结论 | 第47-48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个人简历和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