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诗歌、韵文论文--诗歌论文

汉赋文本结构的学术考察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绪论第10-14页
第一章 交聘之礼与《七发》的结构及影响第14-34页
 一、聘使问疾:《七发》结构新解第14-21页
 二、梁园风雅:《七发》嗣响证说第21-26页
 三、劝百讽一:《七发》结构流衍第26-34页
第二章 太一信仰与《大人赋》的结构及影响第34-58页
 一、道归寒门:《大人赋》学术品格推证第34-41页
 二、北斗拱极:《大人赋》游历图式考原第41-48页
 三、太一空无:《大人赋》人文理趣演论第48-58页
第三章 元成庙议与《长杨赋》的结构及影响第58-78页
 一、庙制之争:《长杨赋》的论述结构第58-63页
 二、无逸之谏:《长杨赋》的戒淫史观第63-67页
 三、不祧之宗:《长杨赋》的德教准则第67-72页
 四、论辩之词:《长杨赋》的文体意义第72-78页
第四章 五德终始与《两都赋》的结构及影响第78-100页
 一、五德之性:《两都赋》的叙述策略第78-83页
 二、火德之宜:《两都赋》的鉴评轩轾第83-89页
 三、图书之渊:《两都赋》的德政理想第89-93页
 四、古诗之流:《两都赋》的诗学意义第93-100页
第五章 月令之学与《二京赋》的结构及影响第100-120页
 一、班张竞骛:《二京赋》的遭时之痛第100-104页
 二、顺行时令:《二京赋》的构篇之法第104-108页
 三、礼以顺时:《二京赋》的为政之道第108-114页
 四、通玄知时:《二京赋》的玄思之致第114-120页
第六章 宾祭之礼与赋体文本的建构及演变第120-146页
 一、宗庙享赋:赋体文学的立名因缘第120-126页
 二、宾祭执礼:赋体结构的衍生机制第126-132页
 三、享以显物:体物传统的文体融升第132-138页
 四、媚神观德:讽劝传统的语境迁迭第138-146页
附录一: 汉武帝废陈皇后策校正第146-152页
附录二: 《长门赋》新论第152-160页
参考文献第160-170页

论文共1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族裔经验与文化认同
下一篇:篇章语言学及语体学视域下的足球博客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