催化裂化装置模拟及优化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7-15页 |
·催化裂化装置在炼厂所处地位 | 第7-8页 |
·催化裂化工艺发展 | 第8页 |
·催化裂化工艺的技术进步 | 第8页 |
·各种形式催化裂化装置概况 | 第8-13页 |
·催化裂化工艺过程描述 | 第8-9页 |
·常规催化裂化装置 | 第9页 |
·MIP 装置 | 第9-12页 |
·FDFCC 装置 | 第12-13页 |
·催化裂化新工艺 | 第13页 |
·催化裂化数学模型发展 | 第13-15页 |
·催化裂化数学模型的作用 | 第13-14页 |
·催化裂化数学模型分类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洛阳分公司一催化裂化装置 | 第15-37页 |
·装置概况 | 第15-16页 |
·装置历次改造情况 | 第16-25页 |
·UOP 技术改造情况 | 第16页 |
·装置存在问题 | 第16-18页 |
·UOP 技术改造内容及特点 | 第18-19页 |
·装置重要参数及结构变化 | 第19页 |
·工业应用情况 | 第19-21页 |
·应用效果及分析 | 第21-23页 |
·经济效益分析 | 第23页 |
·结论 | 第23-25页 |
·减压蜡油进料投用情况 | 第25-28页 |
·原油比例及原料性质 | 第26-27页 |
·产品分布 | 第27页 |
·能耗对比 | 第27-28页 |
·小结 | 第28页 |
·再生器旋分器改造总结 | 第28-29页 |
·改造前状况 | 第28-29页 |
·改造方案及内容 | 第29页 |
·改造后效果 | 第29页 |
·160 万吨/年蜡油适应性改造 | 第29-36页 |
·改造方案及内容 | 第30页 |
·改造实施情况 | 第30页 |
·改造效果 | 第30-33页 |
·干气 C3 含量下降 | 第33-35页 |
·稳定塔顶压力控制平稳 | 第35页 |
·分馏塔顶冷后温度降低 | 第35-36页 |
·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催化裂化模型 | 第37-55页 |
·反应网络 | 第37-38页 |
·反应器模型 | 第38-45页 |
·总动力学生焦速率 | 第39-41页 |
·组分总裂化速率 | 第41-43页 |
·C4- 和 C5+ 产品集总的反应速率 | 第43-44页 |
·总 C5+ 产品速率和单个反应速率的分布 | 第44页 |
·热裂化生成 C1 和 C241 | 第44-45页 |
·每个虚拟组分的反应速率 | 第45页 |
·热平衡 | 第45页 |
·提升管 | 第45-46页 |
·密相床和稀相 | 第46-47页 |
·收率 | 第47-50页 |
·单个 C4- 轻气体收率 | 第47-49页 |
·丁烯收率 | 第49-50页 |
·单个 C5+液体产品收率 | 第50页 |
·催化剂汽提段模型 | 第50-55页 |
第四章 标定数据整理及模型建立 | 第55-85页 |
·背景 | 第55页 |
·催化裂化装置的建模 | 第55-64页 |
·物料平衡的输入和细物料平衡的输出 | 第56-59页 |
·模型的校核 | 第59-64页 |
·模型应用 | 第64-81页 |
·数据整理 | 第64-65页 |
·利用软件对原料进行拟合计算 | 第65-68页 |
·产品拟合 | 第68-75页 |
·氢平衡讨论 | 第75-77页 |
·方案预测 | 第77-81页 |
·旋分器效果分析 | 第81-82页 |
·再生器主风分布管压降 | 第82-84页 |
·油浆系统核算 | 第84-85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89页 |
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