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绪言 | 第8-13页 |
·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8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2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信访制度概念及构成因素 | 第13-18页 |
·信访制度在中国社会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| 第13-14页 |
·信访制度概念辨析 | 第14页 |
·信访制度存在的内外部因素 | 第14-18页 |
·信访制度存在的内部因素 | 第15-16页 |
·信访制度存在的外部因素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桂阳县信访状况调查和分析结论 | 第18-25页 |
·桂阳县信访概况 | 第18页 |
·桂阳县近两年信访案件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结论 | 第18-25页 |
·桂阳县近两年信访案件相关数据统计 | 第18-21页 |
·桂阳县近两年信访案件相关数据分析结论 | 第21-25页 |
第三章 法治视野下桂阳县信访制度思考 | 第25-30页 |
·信访制度是一种权利救济手段和纠纷解决机制 | 第25-26页 |
·信访制度是解决机制存在诸多缺陷 | 第26-30页 |
·信访制度存在运作上的内在缺陷 | 第26-27页 |
·信访制度弱化了国家政治认受度 | 第27-28页 |
·信访制度诱发激进主义的诞生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法治视野下信访制度完善 | 第30-37页 |
·信访制度是信息传达的平台 | 第30-31页 |
·信访制度是人治社会的产物 | 第30-31页 |
·信访制度应定为民众信息传达的平台 | 第31页 |
·提高政治参与度和深化权利表达的途径 | 第31-32页 |
·培养权利救济和解决纠纷的法律意识 | 第32-33页 |
·强化行政机关行政复议能力 | 第33-35页 |
·强化行政机关的内在要求 | 第33-34页 |
·提升行政机关的重要标志 | 第34-35页 |
·法院成为权利救济的最后一道屏障 | 第35-36页 |
·法院是纠纷解决的法治平台 | 第35页 |
·法院是纠纷解决的最终主体 | 第35-36页 |
·创新纠纷解决机制,最大程度实现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 | 第36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致谢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