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煤铁残渣对表层岩溶泉水化学特征及其溶解无机碳的影响研究--以重庆市南川区柏树湾泉和后沟泉为例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19页
   ·选题目的和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 ·工业固体废弃物产出量巨大第9页
     ·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危害性第9-10页
     ·工业固体废弃物对岩溶地下水的影响第10-11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 ·岩溶地下水系统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研究第12-15页
   ·科学问题的提出第15-16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-19页
  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6-19页
第2章 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第19-27页
   ·研究区概况第19-24页
     ·柏树湾泉域概况第21页
     ·后沟泉域概况第21-24页
   ·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第24-27页
     ·土样采集及测试第24页
     ·水样采集及测试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室内模拟实验第25-27页
第3章 煤铁残渣对岩溶系统影响的可能性研究第27-33页
   ·淋滤液中PH、EC及SO_4~(2-)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第27-29页
   ·淋滤液中CA~(2+)、MG~(2+)、HCO_3~-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第29-30页
   ·淋滤液中重金属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第30-3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4章 煤铁残渣对土壤及土壤水的影响研究第33-39页
   ·煤铁残渣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·煤铁残渣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第34-37页
   ·煤铁残渣对土壤水理化性质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5章 煤铁残渣对岩溶水化学特征及溶解无机碳的影响第39-55页
   ·不同表层岩溶泉水化学类型第39-42页
   ·不同表层岩溶泉水化学动态变化及对比分析第42-46页
     ·表层岩溶泉温度、pH、电导率和TDS的变化特征第42-43页
     ·表层岩溶泉HCO_3~-、CA~(2+)和MG~(2+)的变化特征第43-44页
     ·表层岩溶泉K~+、NA~+和CL~-的变化特征第44-45页
     ·表层岩溶泉SO_4~(2-)和NO_3~-的变化特征第45-46页
   ·表层岩溶泉水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因素第46-48页
     ·岩溶地质背景第46-47页
     ·降雨淋溶与稀释效应第47页
     ·人类活动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·残渣对表层岩溶泉水溶解无机碳的影响第48-53页
     ·表层岩溶泉水溶解无机碳(DIC)浓度动态变化特征第48-49页
     ·表层岩溶泉水溶解无机碳损失量(ΔDIC)变化特征第49-51页
     ·岩溶地下水溶解无机碳来源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3-55页
第6章 结论与展望第55-57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55-56页
   ·不足与展望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3页
致谢第63-65页
作者简介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重庆青木关岩溶地下河水文过程模拟
下一篇:基于SWAT模型的黄河流域宁夏段径流模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