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·课题的意义及背景 | 第11-13页 |
·无刷双馈电机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| 第13-22页 |
·无刷双馈电机的发展历程 | 第13-14页 |
·无刷双馈电机的研究现状 | 第14-22页 |
·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新型混合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的结构特点与磁场调制作用分析 | 第23-40页 |
·无刷双馈电机的结构与运行模式 | 第23-29页 |
·运行机理 | 第23-24页 |
·定转子结构 | 第24-27页 |
·运行模式 | 第27-29页 |
·无刷双馈电机不同转子结构型式及其特点 | 第29-33页 |
·笼型转子 | 第29-30页 |
·磁阻转子 | 第30-32页 |
·绕线转子 | 第32页 |
·新型混合转子结构的提出 | 第32-33页 |
·新型混合转子结构的磁场调制作用分析 | 第33-39页 |
·混合转子磁场调制作用的解析分析 | 第33-36页 |
·混合转子磁场调制作用的有限元法 | 第36-37页 |
·不同类型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磁场调制能力对比 | 第37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3章 无刷双馈电机新型混合转子的耦合能力研究与参数优化 | 第40-50页 |
·极弧系数的选择 | 第40-42页 |
·导磁层数目对磁场调制效果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导磁层与非导磁层宽度比对磁场调制能力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公共笼条对磁场调制能力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短路笼条组数对无刷双馈电机磁场调制能力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·笼条层数对无刷双馈电机磁场调制能力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4章 新型混合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电磁分析与动态特性仿真 | 第50-73页 |
·新型混合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电磁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 | 第50-56页 |
·定子绕组匝数的确定 | 第50-53页 |
·电磁转矩与定子两绕组电流初相位之差的关系 | 第53-55页 |
·功率分配 | 第55-56页 |
·新型混合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电感参数的计算 | 第56-65页 |
·绕组磁链与电感的计算方法 | 第57-59页 |
·磁路饱和对绕组电感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·能量摄动法的原理 | 第60-61页 |
·磁场能量的有限元法计算 | 第61-63页 |
·基于 ANSOFT 软件的无刷双馈电机电感参数计算 | 第63-65页 |
·新型混合转子无刷双馈的特性仿真 | 第65-70页 |
·电动机运行时的特性仿真 | 第65-68页 |
·发电机运行时的特性仿真 | 第68-70页 |
·混合转子与磁障式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的性能对比 | 第70-72页 |
·起动和嵌入同步的能力 | 第70-71页 |
·输出转矩的对比 | 第71-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5章 无刷双馈电机气隙磁场谐波与径向电磁力分析 | 第73-89页 |
·气隙磁密的解析分析 | 第73-78页 |
·变频器供电产生的谐波 | 第73页 |
·定子绕组产生的气隙谐波磁场 | 第73-76页 |
·转子磁场调制作用产生的气隙谐波磁场 | 第76-78页 |
·无刷双馈电机径向磁拉力的分析 | 第78-87页 |
·忽略谐波影响时径向电磁力的理论推导 | 第79-81页 |
·考虑谐波影响时径向电磁力的有限元分析 | 第81-8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7-89页 |
第6章 混合和磁障转子无刷双馈电机的样机设计、研制与对比实验研究 | 第89-109页 |
·样机设计与研制 | 第89-91页 |
·样机设计 | 第89-90页 |
·样机研制 | 第90-91页 |
·实验系统的搭建 | 第91-93页 |
·参数测定 | 第93-96页 |
·绕组电阻的测定 | 第93页 |
·电感参数的测量 | 第93-96页 |
·电动机运行方式实验研究 | 第96-103页 |
·无刷双馈电机的起动 | 第96-97页 |
·电动机空载实验 | 第97页 |
·电动机运行实验 | 第97-103页 |
·发电运行方式实验研究 | 第103-108页 |
·发电机空载实验 | 第103-104页 |
·发电机负载实验 | 第104-10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8-109页 |
第7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| 第109-112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109-110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10-11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2-119页 |
在学研究成果 | 第119-121页 |
致谢 | 第12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