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功能材料论文

Li-M-B-H(F)(M=Sr,Y或Ce)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引言第10-11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1-32页
   ·能源转型与氢能源第11页
   ·储氢技术的分类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气态储氢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液态储氢第12页
     ·固态储氢第12页
   ·储氢材料的工作原理第12-16页
   ·固态储氢的研究现状第16-22页
     ·金属氢化物储氢第16-18页
     ·碳质材料储氢第18-19页
     ·配位氢化物储氢第19-22页
   ·配位氢化物 LiBH_4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2-30页
     ·LiBH_4的制备和结构第22-23页
     ·LiBH_4的吸放氢性能及改善方法第23-26页
     ·LiBH_4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第26-30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0-32页
第二章 实验方法第32-36页
   ·样品制备第32页
     ·实验原料第32页
     ·样品制备工艺第32页
   ·储氢性能测试第32-34页
     ·p–c–T 装置测试原理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储氢性能测试第33-34页
   ·样品组成和结构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·X 射线衍射分析第34页
     ·Rietveld 全谱图拟合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35页
   ·热分析第35-36页
第三章 LiSrBH 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研究第36-46页
   ·6LiBH_4/SrH_2复合体系的升温放氢性能及机制第36-39页
     ·6LiBH_4/SrH_2复合体系的升温放氢性能第36-37页
     ·6LiBH_4/SrH_2复合体系的放氢机制第37-39页
   ·6LiBH_4/SrH_2复合体系的放氢动力学性能第39-41页
   ·6LiBH_4/SrH_2复合体系放氢的热力学性能第41-43页
   ·6LiBH_4/SrH_2复合体系再吸氢性能及机制第43-4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4-46页
第四章 Li -Y -B -H(F)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研究第46-61页
   ·xLiBH_4/YF_3(x=3, 4)复合体系的升温放氢性能及机制第46-51页
     ·xLiBH_4/YF_3(x=3, 4)复合体系的升温放氢性能第46-47页
     ·xLiBH_4/YF_3(x=3, 4)复合体系的放氢机制第47-51页
   ·xLiBH_4/YF_3(x=3, 4)复合体系的放氢动力学性能第51-55页
   ·xLiBH_4/YF_3(x=3, 4)复合体系的放氢热力学性能第55-58页
   ·xLiBH_4/YF_3(x=3, 4)复合体系再吸氢性能及机制第58-6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第五章 Li Ce B H(F)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研究第61-77页
   ·yLiBH_4/CeF_3(y=3, 6)复合体系的升温放氢性能及机制第61-65页
     ·yLiBH_4/CeF_3(y=3, 6)复合体系的升温放氢性能第61-62页
     ·yLiBH_4/CeF_3(y=3, 6)复合体系的放氢机制第62-65页
   ·yLiBH_4/CeF_3(y=3, 6)复合体系的放氢动力学性能第65-71页
   ·yLiBH_4/CeF_3(y=3, 6)复合体系的放氢热力学性能第71-73页
   ·yLiBH_4/CeF_3(y=3, 6)复合体系的再吸氢性能及机制第73-7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5-77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77-79页
   ·Li- Sr- B- H 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研究第77页
   ·Li -Y -B -H(F)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研究第77-78页
   ·Li- Ce- B- H(F)复合体系的储氢性能研究第78页
   ·后续工作展望第78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5页
在学研究成果第85-86页
致谢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铁镍二元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
下一篇:镍粉/聚苯胺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屏蔽性能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