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·DNA 结构 | 第9-11页 |
·小分子与 DNA 的作用模式及其应用 | 第11-13页 |
·共价键结合 | 第11页 |
·非共价键结合 | 第11-13页 |
·金属配合物与 DNA 的作用的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光谱检测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凝胶电泳法 | 第14页 |
·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分析 | 第14-15页 |
·基因治疗 | 第15-16页 |
·DNA 体外凝聚 | 第15页 |
·基因载体及其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手性金属配合物与 DNA 作用的研究进展 | 第16-19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手性铁、镍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、结构及其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| 第21-38页 |
·引言 | 第21-2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2-26页 |
·实验药品 | 第22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2-23页 |
·配合物的合成 | 第23-25页 |
·DNA 与缓冲溶液配置 | 第25页 |
·紫外光谱滴定 | 第25页 |
·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| 第25-26页 |
·圆二色谱滴定 | 第2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6-37页 |
·红外表征 | 第26-27页 |
·配合物的1H NMR | 第27-29页 |
·X 射线晶体结构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紫外光谱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荧光猝灭实验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圆二色谱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手性镧配合物的合成、表征及其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| 第38-64页 |
·前言 | 第38-39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9-45页 |
·实验药品 | 第39-40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0页 |
·配合物的合成 | 第40-42页 |
·溶液配制 | 第42页 |
·配合物与 ct-DNA 的相互作用 | 第42-44页 |
·配合物与 HTG22 的相互作用 | 第44-4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5-62页 |
·红外表征 | 第45-46页 |
·核磁1H NMR 表征 | 第46-47页 |
·配合物诱导 ct-DNA 凝聚 | 第47-54页 |
·凝聚态 ct-DNA 的解凝聚 | 第54-60页 |
·配合物与四链体 DNA 的相互作用 | 第60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四章 柱状多胺化合物的合成、表征及其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| 第64-76页 |
·引言 | 第64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64-68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64-65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65页 |
·化合物的合成 | 第65-66页 |
·化合物与 ct-DNA 的相互作用 | 第66-67页 |
·化合物与 HTG22 的相互作用 | 第67-6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8-75页 |
·红外表征 | 第68页 |
·核磁1H NMR 表征 | 第68-69页 |
·化合物与 ct-DNA 的相互作用 | 第69-72页 |
·化合物与 HTG22 的相互作用 | 第72-7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76-77页 |
·展望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7页 |
附录: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