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| 第1-4页 |
缩略词表 | 第4-5页 |
中文摘要 | 第5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9页 |
前言 | 第9-11页 |
材料方法 | 第11-18页 |
一、研究对象 | 第11-14页 |
二、实验试剂 | 第14页 |
三、器械与仪器 | 第14-15页 |
四、分析器材及软件 | 第15页 |
五、实验原理 | 第15页 |
六、实验步骤 | 第15-18页 |
实验结果 | 第18-49页 |
一、研究对象临床资料 | 第18-19页 |
二、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图像部分 | 第19-25页 |
三、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数据部分 | 第25-36页 |
四、预后相关统计结果 | 第36-49页 |
讨论 | 第49-55页 |
一、临床病例分析部分 | 第49-50页 |
二、关于免疫组化染色 | 第50页 |
三、HNF-1β与EMs恶变 | 第50-51页 |
四、早期卵巢透明细胞癌与P53 | 第51-52页 |
五、PIK3CA与卵巢透明细胞癌 | 第52页 |
六、卵巢透明细胞癌癌组织、EMs组织、子宫内膜组织平行研究 | 第52-54页 |
七、实验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前景展望 | 第54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文献综述 | 第59-65页 |
摘要 | 第59页 |
Abstract | 第59-60页 |
一、肝细胞核因子-1β相关通路 | 第60-61页 |
二、磷酸酰肌醇-3激酶(P13K)-AKT扩增通路 | 第61-62页 |
三、ARID1A/BRG1/p53凋亡通路 | 第62-63页 |
四、参考文献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