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透山铜矿深部采场回采顺序优化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·深部金属矿山开采现状 | 第10页 |
·矿山回采顺序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·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7页 |
第2章 岩石力学及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| 第17-33页 |
·岩石的力学性质 | 第17-20页 |
·岩石的变形性质以及破坏形式 | 第20-23页 |
·岩石的强度准则 | 第23-26页 |
·ABAQUS简介 | 第26-28页 |
·ABAQUS常用本构模型 | 第28-30页 |
·岩体数值模拟常用加载方式 | 第30-33页 |
第3章 红透山铜矿27#采场模型建立 | 第33-41页 |
·红透山铜矿概况 | 第33页 |
·红透山矿区地应力场 | 第33-34页 |
·27#采场概况 | 第34页 |
·模型的建立 | 第34-39页 |
·基本假设 | 第34-35页 |
·建立模型 | 第35-39页 |
·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4章 回采顺序优化研究 | 第41-51页 |
·27#采场回采方案 | 第41页 |
·27#采场回采过程数值模拟 | 第41-42页 |
·开采顺序对围岩应力场及位移场的影响分析 | 第42-50页 |
·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矿柱布置及充填对围岩的影响 | 第51-59页 |
·矿柱的布置 | 第51页 |
·矿柱布置对围岩应力场及位移场的影响 | 第51-55页 |
·充填对围岩应力场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·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