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可拓学的晋煤集团寺河矿通风系统评价研究
| 致谢 | 第1-6页 |
| 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17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通风系统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| 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| 2 通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17-37页 |
| ·通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17-19页 |
| 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| 第17-18页 |
| 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18-19页 |
| ·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指标的意义及定量处理方法 | 第19-29页 |
| ·技术可行性指标 | 第19-22页 |
| ·安全可靠性 | 第22-27页 |
| ·系统经济合理性 | 第27-29页 |
| ·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29-36页 |
| ·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基本理论 | 第29-30页 |
| ·利用 AHP 法赋权重的基本步骤 | 第30-33页 |
| ·通风系统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33-3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| 3 安全评价模型建立的基本原理 | 第37-47页 |
| ·可拓学的基本概念 | 第37-42页 |
| ·可拓集合 | 第37页 |
| ·物元 | 第37-39页 |
| ·关联函数 | 第39-42页 |
| ·利用可拓学建立评价模型 | 第42-46页 |
| ·确定评价物元 | 第43页 |
| ·确定节域 | 第43-44页 |
| ·确定经典域 | 第44页 |
| ·确定待评价物元 | 第44页 |
| ·确定非满足不可的条件 | 第44页 |
| ·建立关联函数并计算指标的关联度 | 第44-45页 |
| ·计算待评价单元关于评价类别的关联度 | 第45页 |
| ·确定待评价单元的评价等级 | 第45-4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| 4 实例应用 | 第47-59页 |
| ·晋煤集团寺河矿基本情况 | 第47-48页 |
| ·矿井概况 | 第47页 |
| ·通风系统概况 | 第47-48页 |
| ·寺河矿通风系统可拓综合评价 | 第48-58页 |
| ·通风系统评价指标量值的获得 | 第48-50页 |
| ·寺河矿通风系统可拓综合评价 | 第50-5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| 5 通风系统可拓综合评价软件的实现 | 第59-70页 |
| ·评价软件介绍 | 第59-65页 |
| ·评价软件简介 | 第59页 |
| ·可拓综合评价软件的关键技术 | 第59-60页 |
| ·矿井通风系统可拓综合评价软件的功能 | 第60-61页 |
| ·矿井通风系统可拓综合评价软件的使用 | 第61-65页 |
| ·寺河矿通风系统可拓综合智能评价 | 第65-6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| 6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73-74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74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