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1 导论 | 第10-1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外生态系统碳模型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5-17页 |
2 湿地碳源/汇过程模型设计与开发 | 第17-34页 |
·模型的构建 | 第17-19页 |
·湿地植被群落碳子模型 | 第19-21页 |
·水文潮汐子模型 | 第21-23页 |
·土壤温度子模型 | 第23-26页 |
·气候子模型 | 第26-27页 |
·遥感子模型 | 第27-29页 |
·模型实现 | 第29-31页 |
·模型开发环境 | 第29页 |
·模型功能实现 | 第29-31页 |
·湿地植被群落碳过程模型验证 | 第31-34页 |
3 湿地碳源/汇过程模型驱动要素监测 | 第34-41页 |
·植被群落特征要素监测 | 第34-37页 |
·生长特征及空间分布调查 | 第34-35页 |
·生物量测定及采集 | 第35页 |
·叶面积指数测定 | 第35页 |
·光合生理特征测定 | 第35-37页 |
·凋落物分解动态测定 | 第37页 |
·土壤要素监测 | 第37-39页 |
·土壤呼吸测定 | 第37-38页 |
·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有机碳测定 | 第38-39页 |
·土壤水热因子的测定 | 第39页 |
·微气象因子监测 | 第39-41页 |
4 湿地碳源/汇过程模型应用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为例 | 第41-67页 |
·研究区域概况 | 第41页 |
·园区植被群落格局调查解译 | 第41-44页 |
·模型参数化 | 第44-47页 |
·湿地碳源/汇碳过程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| 第47-67页 |
·植被群落配置模式碳收支年总累积量特征 | 第47-50页 |
·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碳收支指标区域年总积累量特征及空间分布 | 第50-57页 |
·植物群落碳收支指标区域季节总积累量变化 | 第57-58页 |
·不同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碳收支指标日平均值变化 | 第58-67页 |
5 讨论与结论 | 第67-71页 |
·模型评价 | 第67页 |
·人工配置植被群落碳汇功能探讨 | 第67-69页 |
·湿地公园典型植被群落碳汇功能区域性现状 | 第69页 |
·园区植被群落设计评价 | 第69页 |
·研究成果 | 第69-70页 |
·进一步展望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7页 |
附录 | 第77-85页 |
致谢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