区域城际铁路换乘问题的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·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区域城际铁路换乘系统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区域城际铁路分析 | 第14-23页 |
·区域城际铁路的概述 | 第14-16页 |
·区域概述 | 第14页 |
·区域城际铁路概述 | 第14-15页 |
·区域城际铁路的特点 | 第15-16页 |
·国内外城际铁路的现况分析 | 第16-19页 |
·国外城际铁路基本情况 | 第16-17页 |
·国内区域城际铁路基本情况 | 第17-19页 |
·国内外区域城际铁路的分类 | 第19-22页 |
·国外城际铁路分类 | 第19-20页 |
·国内区域城际铁路分类 | 第20-21页 |
·对我国区域城际铁路建设的建议 | 第21-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区域城际铁路换乘系统分析 | 第23-36页 |
·换乘系统的概述 | 第23-26页 |
·换乘定义 | 第23页 |
·换乘站的原则 | 第23-24页 |
·换乘站的分类 | 第24-25页 |
·区域城际铁路换乘站的特征 | 第25-26页 |
·区域城际铁路换乘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6-34页 |
·区域城际铁路旅客出行特征对换乘组织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·区域城际铁路车站换乘设备的设置对换乘组织的影响 | 第28-31页 |
·运输组织形式对换乘系统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·换乘站站址的选择 | 第33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区域城际铁路换乘功能组织研究 | 第36-50页 |
·区域城际铁路间的换乘布局与组织 | 第36-42页 |
·区域城际铁路内部换乘方式的组织类型 | 第36-38页 |
·区域城际铁路间的换乘布局与组织 | 第38-42页 |
·区域城际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分析 | 第42-47页 |
·区域城际铁路与常规公交的换乘分析 | 第42-45页 |
·区域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区域城际铁路与社会车辆的换乘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区域城际铁路与国铁的换乘分析 | 第47页 |
·换乘枢纽内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 | 第47-49页 |
·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衔接 | 第47-48页 |
·城际铁路与常规公交的换乘衔接 | 第48-49页 |
·城际铁路与出租车、私家车的换乘衔接 | 第49页 |
·城际铁路与国铁的换乘衔接方式 | 第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五章 换乘一体化布局优化研究 | 第50-72页 |
·客运换乘枢纽的布局设计 | 第50-52页 |
·当前换乘枢纽的不足 | 第50-51页 |
·不同类型的铁路客站功能的差异性分析 | 第51页 |
·区域城际铁路换乘枢纽的功能变化 | 第51-52页 |
·换乘枢纽一体化概述 | 第52-53页 |
·换乘枢纽一体化思想 | 第52页 |
·换乘一体化组织原则 | 第52-53页 |
·综合换乘枢纽一体布局化优化模型 | 第53-62页 |
·综合换乘枢纽的一体化布局 | 第53-54页 |
·零换乘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换乘距离分析 | 第55-57页 |
·换乘时间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枢纽内各站场规模分析 | 第59-61页 |
·一体化布局优化模型的建立 | 第61-62页 |
·长沙城际站换乘一体化布局分析 | 第62-72页 |
·长株潭城市群城际铁路概况 | 第62-65页 |
·大型城际铁路换乘站一体化布局研究 | 第65-67页 |
·城际铁路与城市交通的换乘流线 | 第67-69页 |
·枢纽内各站场规模分析 | 第69-70页 |
·长沙城际站换乘系统总结 | 第70-72页 |
第六章 换乘系统指标综合评价 | 第72-85页 |
·换乘系统评价的影响因素 | 第72-74页 |
·评价原则和方法 | 第74-75页 |
·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| 第75-78页 |
·综合评价法在枢纽站比选中的实际运用 | 第78-85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5-87页 |
·论文主要工作与总结 | 第85页 |
·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85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2页 |
附录 | 第92-94页 |
致谢 | 第94-9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