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篆书文字入印探析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非篆书文字印浅析 | 第10-14页 |
第一节 非篆书文字印的渊源与流变 | 第10-12页 |
第二节 非篆书文字印的特征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非篆书印的章法形式表现 | 第14-22页 |
第一节 强化字体的横笔、竖笔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弱化文字书写性,强调金石意味 | 第15-16页 |
第三节 章法特征 | 第16-22页 |
一 变化 | 第17页 |
二 和谐 | 第17-22页 |
1 入印文字的调整 | 第18-19页 |
2 印文位置的经营 | 第19-20页 |
3 虚实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非篆书文字入印的时空延续 | 第22-34页 |
第一节 明清时期非篆书文字印的探索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近现代非篆书文字印的发展 | 第23-32页 |
一 邓尔雅 | 第23-25页 |
二 简经伦 | 第25-26页 |
三 邓散木 | 第26-27页 |
四 沙孟海 | 第27-28页 |
五 来楚生 | 第28-29页 |
六 钱君匋 | 第29-30页 |
七 余任天 | 第30-31页 |
八 孙正和 | 第31-32页 |
第三节 当代非篆书文字印形式探究的创新性 | 第32-34页 |
结语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、科研成果 | 第37-38页 |
致谢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