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税的法律分析及制度完善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8-12页 |
·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·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0-12页 |
第2章 包税概述 | 第12-16页 |
·包税的涵义 | 第12页 |
·包税的性质和特征 | 第12-14页 |
·契约性 | 第13页 |
·实用性 | 第13页 |
·收益性 | 第13-14页 |
·包税的种类 | 第14-16页 |
·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包税 | 第14页 |
·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包税 | 第14-16页 |
第3章 包税现象的合法性分析 | 第16-21页 |
·包税现象符合税法及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| 第16-18页 |
·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| 第16页 |
·税收效率原则 | 第16-17页 |
·税收公平原则 | 第17页 |
·合理性原则 | 第17-18页 |
·比例原则 | 第18页 |
·信赖利益保护原则 | 第18页 |
·包税现象的现实意义 | 第18-21页 |
·有利于国家征税权的顺利运行 | 第18-20页 |
·有利于纳税人权利的有效保护 | 第20-21页 |
第4章 我国包税制度的缺陷及负面效应 | 第21-29页 |
·我国包税制度的现状 | 第21-25页 |
·税收核定制度 | 第21-23页 |
·定期定额制度 | 第23-25页 |
·我国包税制度的缺陷 | 第25-26页 |
·基本立法的缺位 | 第25页 |
·税收核定立法存在缺陷 | 第25-26页 |
·定期定额相关立法存在缺陷 | 第26页 |
·包税制度的缺陷所造成的负面效应 | 第26-29页 |
·税收核定权的滥用 | 第26-27页 |
·税收秩序被破坏 | 第27页 |
·税务监管的缺位 | 第27-29页 |
第5章 完善我国包税制度的立法建议 | 第29-34页 |
·完善包税实体法律制度 | 第29-32页 |
·明确包税的法律地位 | 第29页 |
·在立法中确定专门的包税条款 | 第29-31页 |
·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| 第31-32页 |
·完善包税纠纷解决法律制度 | 第32-34页 |
·因纳税人行为引起的纠纷的解决 | 第32页 |
·因税务机关行为引起的纠纷的解决 | 第32-34页 |
结语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8页 |
致谢 | 第38-39页 |
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