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陵野生稻抗稻瘟病基因的克隆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4页 |
1 中国野生稻现状 | 第11-16页 |
·中国野生稻的分布 | 第12页 |
·中国野生稻的生长特性 | 第12-14页 |
·中国野生稻的利用研究 | 第14-16页 |
2. SSR分子标记在水稻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6-18页 |
·SSR分子标记技术 | 第16-17页 |
·SSR分子标记在水稻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3 基因克隆技术 | 第18-19页 |
4 水稻稻瘟病及其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| 第19-21页 |
·稻瘟病 | 第19页 |
·水稻稻瘟病菌危害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·水稻抗稻瘟病抗性遗传、基因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 | 第20-21页 |
·水稻稻瘟病抗性遗传 | 第20页 |
·水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 | 第20-21页 |
·水稻抗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克隆 | 第21页 |
5 稻瘟病抗性鉴定 | 第21-22页 |
立题意义与目的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茶陵野生稻及其导入后代的SSR分析 | 第24-31页 |
1 试验材料、试剂及主要仪器 | 第24-25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4页 |
·试验试剂 | 第24-25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5页 |
2 试验方法 | 第25-28页 |
·提取水稻材料的基因组DNA | 第25-26页 |
·SSR-PCR扩增 | 第26-27页 |
·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| 第27-28页 |
3 结果和分析 | 第28-30页 |
·茶陵野生稻抗稻瘟病稳定遗传群体 | 第28页 |
·水稻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| 第28-29页 |
·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| 第29-30页 |
4 讨论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茶陵野生稻抗稻瘟病基因的克隆 | 第31-42页 |
1 试验材料、试剂及设备 | 第31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31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31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1页 |
2 试验方法 | 第31-33页 |
·水稻材料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31-32页 |
·特异引物的PCR扩增 | 第32页 |
·PCR产物回收 | 第32-33页 |
·目的片段的测序与分析 | 第33页 |
3 结果和分析 | 第33-40页 |
·茶陵野生稻抗稻瘟病的鉴定试验 | 第33-34页 |
·水稻总DNA模板的抗稻瘟病基因同源克隆 | 第34-37页 |
·目的基因的测序与分析 | 第37-40页 |
4 讨论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茶陵野生稻导入后代苗期稻瘟病抗性鉴定 | 第42-46页 |
1 试验材料、试剂及设备 | 第42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42页 |
·供试菌株 | 第42页 |
·仪器和试剂 | 第42页 |
2 试验方法 | 第42-44页 |
·育苗 | 第42-43页 |
·稻瘟菌株的活化及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| 第43页 |
·喷雾接种 | 第43页 |
·调查记录病斑反应型 | 第43-44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44页 |
·稻瘟病的抗性分级标准 | 第44页 |
·茶陵野生稻的抗性鉴定 | 第44页 |
4 讨论 | 第44-46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3页 |
附录 | 第53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