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硅藻土简介 | 第10页 |
·硅藻土的特性 | 第10页 |
·硅藻土的应用现状 | 第10页 |
·PCB 废水及其危害 | 第10-11页 |
·PCB 废水的来源与分类 | 第11页 |
·PCB 废水的危害 | 第11页 |
·PCB 废水的处理技术 | 第11-15页 |
·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| 第12页 |
·综合废水的处理方法 | 第12页 |
·络合废水的处理方法 | 第12-15页 |
·论文研究内容、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6页 |
·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改性硅藻土的制备及其表征 | 第17-22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17页 |
·试剂和仪器 | 第17页 |
·改性硅藻土的制备 | 第17页 |
·改性硅藻土的表征分析 | 第17-21页 |
·透射电镜表征分析 | 第18-20页 |
·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分析 | 第20-2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改性硅藻土用于 PCB 综合废水的实验研究 | 第22-34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2-23页 |
·试验水样 | 第22页 |
·主要材料和仪器 | 第22-2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3-33页 |
·PAC 处理综合废水结果分析 | 第23-26页 |
·PAC+热活化改性硅藻土处理综合废水结果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PFS 处理综合废水结果分析 | 第28-31页 |
·PFS+热活化改性硅藻土处理综合废水结果分析 | 第31-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改性硅藻土用于 PCB 有机废水的处理研究 | 第34-40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4-35页 |
·试验水样 | 第34-35页 |
·主要材料和仪器 | 第35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5-39页 |
·不同 pH 值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沉淀时间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硅藻土投加量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吸附时间对 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五章 改性硅藻土用于 PCB 络合废水的处理研究 | 第40-54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0-42页 |
·试验水样 | 第40-41页 |
·主要材料和仪器 | 第41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1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41-4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3页 |
·PAC 强化混凝实验结果讨论 | 第42-45页 |
·PFS 强化混凝实验结果讨论 | 第45-49页 |
·碳酸钙改性硅藻土强化混凝过程中的 Zeta 电位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硫化钠破络实验结果讨论 | 第50-52页 |
·硅藻土强化混凝的经济分析 | 第52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·结论 | 第54页 |
·展望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1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