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表面形貌创成机理与实验研究
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4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3-17页 |
·浇注式磨削加工 | 第13-15页 |
·干式磨削加工 | 第15-16页 |
·微量润滑磨削加工 | 第16页 |
·纳米粒子射流微量润滑磨削加工 | 第16-17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22页 |
·微量润滑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20页 |
·表面形貌创成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0-22页 |
·课题来源 | 第22页 |
·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2-23页 |
·课题研究意义 | 第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2章 单颗磨粒磨削过程建模与仿真 | 第24-38页 |
·工件表面坐标系的建立 | 第24-25页 |
·单颗磨粒运动学模型 | 第25-26页 |
·磨粒几何模型 | 第26-28页 |
·磨粒的形状 | 第26-27页 |
·磨粒的尺寸 | 第27-28页 |
·磨粒与工件的相互作用 | 第28-32页 |
·弹性变形模型 | 第28-30页 |
·塑性堆积模型 | 第30-32页 |
·未变形切屑厚度 | 第32-35页 |
·工件表面形貌矩阵 | 第35页 |
·单颗磨粒磨削过程仿真 | 第35-37页 |
·仿真参数 | 第35-36页 |
·仿真程序流程 | 第36页 |
·仿真结果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3章 工程化砂轮磨削过程建模与仿真 | 第38-53页 |
·工程化砂轮 | 第38-40页 |
·工程化砂轮的定义 | 第38页 |
·工程化砂轮的特点 | 第38-39页 |
·工程化砂轮的制备方法 | 第39-40页 |
·多颗磨粒运动学模型 | 第40-43页 |
·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| 第43-45页 |
·轮廓中线 | 第43-44页 |
·评定参数 | 第44-45页 |
·砂轮表面磨粒排布 | 第45-49页 |
·磨粒排布参数 | 第45-46页 |
·磨粒排布方案 | 第46页 |
·磨粒分布矩阵 | 第46-47页 |
·工程化砂轮形貌仿真 | 第47-49页 |
·磨削过程仿真 | 第49-52页 |
·仿真参数设置 | 第49页 |
·仿真程序流程 | 第49-50页 |
·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0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4章 普通砂轮磨削过程建模与仿真 | 第53-81页 |
·普通砂轮 | 第53-55页 |
·普通砂轮的定义 | 第53页 |
·普通砂轮的特点 | 第53-54页 |
·普通砂轮的制备方法 | 第54-55页 |
·普通砂轮模型的建立 | 第55-58页 |
·磨粒尺寸 | 第55-56页 |
·磨粒分布 | 第56-58页 |
·普通砂轮数学模型 | 第58页 |
·普通砂轮形貌仿真及分析 | 第58-64页 |
·仿真参数 | 第58页 |
·仿真程序流程 | 第58-61页 |
·仿真结果分析 | 第61-64页 |
·磨削过程仿真 | 第64-65页 |
·仿真参数设置 | 第64页 |
·仿真程序流程 | 第64-65页 |
·仿真结果分析 | 第65-79页 |
·砂轮线速度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| 第65-69页 |
·工件进给速度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| 第69-72页 |
·磨削深度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| 第72-76页 |
·砂轮直径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| 第76-7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9-81页 |
第5章 平面磨削加工工件表面形貌实验研究 | 第81-95页 |
·实验设备与材料 | 第81-84页 |
·实验设备 | 第81-8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82-84页 |
·实验方案 | 第84-85页 |
·实验测量结果与分析 | 第85-94页 |
·砂轮线速度与表面形貌的关系 | 第85-87页 |
·工件进给速度与表面形貌的关系 | 第87-89页 |
·磨削深度与表面形貌的关系 | 第89-91页 |
·不同润滑条件下工件表面形貌对比 | 第91-9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4-95页 |
第6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95-97页 |
·结论 | 第95-96页 |
·建议 | 第96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03-107页 |
致谢 | 第10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