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品油库三维数字化应急系统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·研究目的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24页 |
·油库数字化技术 | 第14-17页 |
·管理信息系统 | 第17-19页 |
·虚拟现实技术 | 第19-20页 |
·地理信息技术 | 第20-24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24-25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4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4-25页 |
·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| 第25-27页 |
第2章 成品油库应急基础理论研究 | 第27-51页 |
·成品油库历史事故统计分析 | 第27-30页 |
·油库事故类型及原因统计分析 | 第30-35页 |
·油库事故的主要表现 | 第30-31页 |
·油库事故分类方法 | 第31-32页 |
·油库重点区域火灾安全事故类型及原因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铁路油罐车火灾原因及特点 | 第33-34页 |
·油泵和输油管线火灾原因及特点 | 第34-35页 |
·油库事故致因机理统计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成品油库危险源辨识 | 第37-41页 |
·危险源辨识方法 | 第37-39页 |
·危险源辨识原则 | 第39页 |
·危险源辨识的组织程序 | 第39-40页 |
·危险源辨识的技术程序 | 第40-41页 |
·成品油库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| 第41-46页 |
·介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| 第41-42页 |
·油库各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| 第42-46页 |
·成品油库第一类和第二类危险源辨识 | 第46-48页 |
·第一类危险源辨识 | 第46-47页 |
·第二类危险源辨识 | 第47-48页 |
·成品油库应急流程和应急预案框架体系 | 第48-50页 |
·成品油库应急流程 | 第48-49页 |
·成品油库应急预案体系 | 第49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3章 成品油库三维数字化应急系统功能设计 | 第51-64页 |
·成品油库三维数字化应急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| 第51-53页 |
·企业全息化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| 第53-56页 |
·重大危险源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| 第56-57页 |
·隐患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| 第57-58页 |
·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| 第58-59页 |
·全息化预案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| 第59-61页 |
·应急响应与辅助决策功能模块设计 | 第61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4章 成品油库三维数字化应急系统开发总体设计 | 第64-75页 |
·相关名词解释 | 第64-66页 |
·系统设计依据、原则及建设目标 | 第66-68页 |
·设计依据 | 第66页 |
·建设目标 | 第66页 |
·设计原则 | 第66-68页 |
·系统总体设计 | 第68-74页 |
·系统整体架构 | 第68-72页 |
·系统层次结构 | 第72-73页 |
·系统逻辑拓扑结构 | 第73-7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5章 成品油库三维数字化应急系统详细设计 | 第75-84页 |
·软件环境配置 | 第75页 |
·硬件系统建设 | 第75-76页 |
·全息化场景构建 | 第76-77页 |
·系统数据库设计 | 第77-81页 |
·数据模型 | 第77-78页 |
·数据分布 | 第78页 |
·数据构架规划 | 第78-79页 |
·数据编码标准 | 第79页 |
·主功能模块输入的数据 | 第79-81页 |
·关键技术指标 | 第81-83页 |
·GIS技术指标 | 第81-82页 |
·系统运行指标 | 第82页 |
·数据检索指标 | 第82页 |
·三维显示与处理技术指标 | 第82-8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第6章 成品油库三维数字化应急系统系统的实现 | 第84-123页 |
·企业全息化管理功能的实现 | 第84-92页 |
·生产设备 | 第84-85页 |
·管线查询 | 第85-86页 |
·工艺区域 | 第86页 |
·消防设备 | 第86-88页 |
·工艺流程 | 第88-89页 |
·上下游查询 | 第89-90页 |
·显隐控制 | 第90-92页 |
·日常安全监管功能的实现 | 第92-99页 |
·重大危险源管理 | 第92-94页 |
·隐患管理 | 第94-97页 |
·HSE事故案例 | 第97-98页 |
·MSDS知识库 | 第98页 |
·HSE法律法规 | 第98页 |
·HSE体系文件 | 第98-99页 |
·应急管理功能的实现 | 第99-119页 |
·预案模块化管理 | 第99页 |
·可视化行动方案 | 第99-102页 |
·应急信息查询 | 第102-103页 |
·道路查询 | 第103-105页 |
·模拟演练 | 第105-108页 |
·联机应急演练 | 第108-119页 |
·事故推演 | 第119页 |
·系统的特点 | 第119-122页 |
·可扩展性 | 第119-120页 |
·健壮性 | 第120页 |
·易部署、易维护性 | 第120-121页 |
·开放性接口 | 第121-1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2-123页 |
第7章 系统应用模式与实施效果 | 第123-133页 |
·系统应用模式 | 第123-129页 |
·“三防合一”管理模式的内涵 | 第123-124页 |
·具体实施手段 | 第124-129页 |
·系统实施效果 | 第129-1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1-133页 |
第8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33-135页 |
·结论 | 第133-134页 |
·展望 | 第134-135页 |
致谢 | 第135-1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6-144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1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