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导言 | 第8-18页 |
·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| 第8-10页 |
·选题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| 第8-9页 |
·选题的现实依据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5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研究重点、难点和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重点 | 第16页 |
·研究难点 | 第16页 |
·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2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形成 | 第18-32页 |
·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3页 |
·古希腊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 | 第18-20页 |
·近代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 | 第20-22页 |
·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 | 第22-23页 |
·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| 第23-27页 |
·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 | 第23-24页 |
·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| 第24-25页 |
·无产阶级追求自身和人类的解放 | 第25-27页 |
·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形成过程 | 第27-32页 |
·《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》时期的“人的类本质” | 第27-29页 |
·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》时期的“实践主体性” | 第29-30页 |
·《德意志意识形态》时期的“现实个人” | 第30-32页 |
3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科学内容 | 第32-45页 |
·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表现形态 | 第32-36页 |
·自主性的主体性 | 第32-33页 |
·能动性的主体性 | 第33-34页 |
·创造性的主体性 | 第34-36页 |
·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本质特征 | 第36-39页 |
·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辩证统一 | 第36-37页 |
·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| 第37-38页 |
·社会发展规律与广大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 | 第38-39页 |
·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基本维度 | 第39-45页 |
·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历史维度 | 第40-41页 |
·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实践维度 | 第41-42页 |
·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价值维度 | 第42-45页 |
4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对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启示 | 第45-57页 |
·确立人民群众在新疆跨越式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| 第45-49页 |
·人民群众是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动力 | 第45-47页 |
·人民群众是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| 第47-48页 |
·人民群众是新疆跨越式发展的目的 | 第48-49页 |
·提升人民群众在新疆跨越式发展中的主体性 | 第49-53页 |
·锻造人民群众在新疆跨越式发展中的自主性 | 第49-51页 |
·培养人民群众在新疆跨越式发展中的能动性 | 第51-52页 |
·激发人民群众在新疆跨越式发展中的创造性 | 第52-53页 |
·人的全面发展是新疆跨越式发展的终极关怀 | 第53-57页 |
·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主体性 | 第53-54页 |
·建构人与人和谐发展的交互主体性 | 第54-55页 |
·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| 第55-57页 |
结语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3-64页 |
后记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