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2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5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3-14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9页 |
·关于 FDI 环境效应依据的论述 | 第15-16页 |
·关于 FDI 环境负效应的论述 | 第16-18页 |
·关于 FDI 环境正效应的论述 | 第18页 |
小结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本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| 第20-22页 |
·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20页 |
·本文的不足之处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FDI 与环境效应的理论基础 | 第22-28页 |
·FDI 影响环境的机制 | 第22-23页 |
·“污染天堂”假说 | 第23-24页 |
·FDI 环境效应论 | 第24-26页 |
·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| 第26-28页 |
第3章 辽宁省吸收 FDI 与污染现状的分析 | 第28-40页 |
·辽宁省利用 FDI 的现状 | 第28-37页 |
·辽宁省利用 FDI 的总体规模 | 第28-31页 |
·辽宁省 FDI 的产业分布 | 第31-33页 |
·辽宁省 FDI 的主要来源地 | 第33-35页 |
·辽宁省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7页 |
·辽宁省环境污染现状及工业“三废”排放情况 | 第37-39页 |
·辽宁省环境污染现状 | 第37页 |
·辽宁省工业“三废”的排放情况 | 第37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4章 辽宁省化工行业 FDI 及污染现状 | 第40-52页 |
·辽宁省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 | 第40-41页 |
·辽宁省化工行业 FDI 现状与趋势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FDI 流入现状 | 第41-42页 |
·FDI 发展趋势 | 第42-43页 |
·FDI 流入辽宁省化工行业的动因 | 第43-46页 |
·国内动因 | 第43-45页 |
·外国动因 | 第45-46页 |
·辽宁省化工行业污染现状分析 | 第46-51页 |
·辽宁省化工行业的污染特性 | 第46页 |
·辽宁省化工行业“三废”污染情况 | 第46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5章 辽宁省化工行业 FDI 环境效应的一般分析 | 第52-60页 |
·规模效应 | 第52-55页 |
·结构效应 | 第55-56页 |
·技术效应 | 第56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60页 |
第6章 辽宁省化工行业 FDI 环境效应的实证分析 | 第60-66页 |
·模型设定和数据的选取 | 第60-62页 |
·模型估计 | 第60-61页 |
·估计方法 | 第61页 |
·数据的选取 | 第61-62页 |
·实证检验分析 | 第62-64页 |
·估计结果 | 第62-63页 |
·估计结果原因分析 | 第63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第7章 协调辽宁省 FDI 与环境保护的对策及建议 | 第66-72页 |
·本文结论 | 第66-67页 |
·对策建议 | 第67-72页 |
·改善辽宁省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 | 第68-69页 |
·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利用外资政策和制度导向 | 第69-70页 |
·大力发展辽宁省工业循环经济 | 第70页 |
·建立环境有偿使用制度 | 第70-71页 |
·辽宁省应有选择性地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转移产业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附录 | 第78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