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15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·宿根花卉数控快繁技术研究 | 第12页 |
·数控技术快繁的应用特点 | 第12-13页 |
·新优宿根花卉组培快繁技术 | 第13页 |
·宿根花卉利用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预期成果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宿根花卉数控快繁技术 | 第15-31页 |
·数控技术扦插繁殖 | 第15-19页 |
·数控苗床组建 | 第15-16页 |
·磁化苗床建设 | 第16页 |
·安装微喷系统 | 第16-17页 |
·安装补光系统 | 第17页 |
·苗床加温系统 | 第17页 |
·建设电场系统 | 第17-18页 |
·供给营养液 | 第18页 |
·建设拱型棚 | 第18-19页 |
·数控快繁系统工作模式 | 第19-20页 |
·温度对扦插材料影响 | 第19页 |
·空气湿度对扦插材料影响 | 第19-20页 |
·通过智能化叶片上的密集电路来感应叶片表面的水膜,以确保叶片的水分平衡 | 第20页 |
·调控空气湿度 | 第20页 |
·调控基质湿度 | 第20页 |
·调控 EC 值 | 第20页 |
·调控光照 | 第20页 |
·多环境控制 | 第20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0-21页 |
·插穗的选择 | 第20页 |
·水肥管理 | 第20页 |
·病虫防治 | 第20-21页 |
·标准化生产 | 第21页 |
·扦插材料制作 | 第21页 |
·根部处理 | 第21页 |
·扦插繁殖管理 | 第21页 |
·炼苗与移栽 | 第21页 |
·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21-23页 |
·磁化苗床对植物生根的影响 | 第21页 |
·电场系统对植物生根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·激素种类对插穗生根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·数控技术生产宿根花卉穴盘种苗 | 第23-25页 |
·宿根花卉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研究 | 第25-31页 |
·组成品种及生物学特性 | 第25页 |
·生态学习性 | 第25-31页 |
第三章 新优宿根花卉组培快繁技术 | 第31-35页 |
·宿根花卉组培快繁 | 第31-32页 |
·宿根花组培快繁工序 | 第31页 |
·无菌植株的获得 | 第31页 |
·培养条件 | 第31页 |
·品种试验 | 第31-3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不同激素芽化情况 | 第32-33页 |
·不同激素对生根培养的情况 | 第33页 |
·不同栽培基质对宿根花移栽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移栽 | 第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新优宿根花卉在园林中应用 | 第35-39页 |
·新疆地区宿根花卉应用现状 | 第35页 |
·适合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需求的多种景观花卉组合 | 第35-36页 |
·绿地景观组合 | 第35页 |
·水生宿根花卉花镜组合 | 第35-36页 |
·荫生宿根花卉花镜组合 | 第36页 |
·中性宿根花卉花镜组合 | 第36页 |
·阳生宿根花卉花镜组合 | 第36页 |
·宿根花卉设计应用 | 第36-39页 |
·宿根花卉在乌鲁木齐市的应用 | 第37页 |
·宿根花卉色彩应用 | 第37-39页 |
第五章 新优宿根花卉在新疆应用中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| 第39-42页 |
·新优宿根花卉在新疆园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9-40页 |
·大规模生产能力不足,市场需求量大 | 第39页 |
·乌鲁木齐宿根花卉应用现状 | 第39页 |
·宿根花卉品种资源不够丰富 | 第39页 |
·宿根花卉造型设计缺乏独创性 | 第39-40页 |
·花坛植物搭配不合理,设计存在缺陷 | 第40页 |
·宿根花卉生产技术落后 | 第40页 |
·相关建议 | 第40-42页 |
·提高宿根花卉的繁殖、选育技术 | 第40页 |
·加强宿根花卉的规模化生产力度,提高效率 | 第40页 |
·合理应用宿根花卉与其它植物的设计搭配 | 第40-41页 |
·加强后期管护力度 | 第41-42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| 第42-43页 |
·总结 | 第42页 |
·讨论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