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导言 | 第11-19页 |
一、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2页 |
二、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三、研究方法及论文安排 | 第13页 |
四、现有文献对基金持有人利益保护问题的探讨 | 第13-19页 |
第一章 契约型基金基本理论分析 | 第19-28页 |
第一节 契约型基金内涵阐述 | 第19-23页 |
一、证券投资基金内涵解析 | 第19-20页 |
二、契约型基金内涵解析 | 第20-22页 |
三、契约型基金的分类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契约型基金的法律关系 | 第23-28页 |
一、契约型基金的本质:信托法律关系 | 第23-25页 |
二、契约型基金法律关系模式比较分析 | 第25-27页 |
三、我国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关系模式之选择 | 第27-28页 |
第二章 我国契约型基金持有人利益保护现状分析 | 第28-32页 |
第一节 契约型基金持有人利益保护现状 | 第28-30页 |
一、契约型基金持有人利益保护立法情况 | 第28-29页 |
二、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利益保护实践情况 | 第29-30页 |
第二节 契约型基金持有人利益保护现状之解析 | 第30-32页 |
一、契约型基金财产“独立性”特征的副作用 | 第30-31页 |
二、契约型基金持有人行为缺陷:“搭便车”心理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基金持有人利益保护:基于对基金管理人制约的角度 | 第32-44页 |
第一节 基金管理人制约机制之缺陷 | 第32-39页 |
一、基金管理人内部治理结构制度设计不合理 | 第32-35页 |
二、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监督动力不足 | 第35-37页 |
三、基金持有人大会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| 第37-39页 |
第二节 基金管理人制约机制之完善 | 第39-44页 |
一、优化基金管理人内部治理结构 | 第39-41页 |
二、提高基金托管人监督基金管理人的积极性 | 第41-43页 |
三、完善基金持有人大会制度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基金持有人利益保护:基于民事诉讼救济角度 | 第44-53页 |
第一节 契约型基金民事诉讼理论分析 | 第44-47页 |
一、契约型基金的侵权责任 | 第45-46页 |
二、契约型基金的违约责任 | 第46页 |
三、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竞合 | 第46-47页 |
第二节 契约型基金民事诉讼解决机制存在的缺陷 | 第47-49页 |
一、契约型基金民事诉讼制度不完善 | 第47-48页 |
二、代表人诉讼在契约型基金民事诉讼领域作用有限 | 第48-49页 |
第三节 契约型基金民事诉讼实现机制之选择 | 第49-51页 |
一、健全契约型基金民事诉讼制度 | 第49-50页 |
二、吸收借鉴美国“集团诉讼”机制 | 第50-51页 |
第四节 行政监管机关对基金持有人民事诉讼的援助机制 | 第51-53页 |
一、行政监管机关帮助基金持有人提供证据 | 第52-53页 |
二、行政监管机关作为“法院之友”参与诉讼 | 第53页 |
结论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9-60页 |
后记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