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个中国汉传佛寺的平面布局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中国汉传佛教的发展 | 第10页 |
| ·中国汉传佛寺在各地兴起的建设热潮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1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 | 第11页 |
| ·研究的意义 | 第11页 |
| ·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范围 | 第11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外理论相关研究 | 第12-14页 |
| ·中国佛教史的相关研究 | 第12页 |
| ·佛教寺院平面布局研究 | 第12-14页 |
| ·研究内容、方法及研究框架 | 第14-16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框架 | 第15-16页 |
| ·小结 | 第16-17页 |
| 2 中国汉传佛寺平面布局的演变与形成 | 第17-25页 |
| ·中国汉传佛寺平面布局的演变过程 | 第17-23页 |
| ·印度时期的佛寺布局的形式——“精舍” | 第17-18页 |
| ·汉代佛寺形制初现——官邸为寺 | 第18页 |
| ·魏晋南北朝时期——舍宅为寺 | 第18-19页 |
| ·隋唐时期——院落群组 | 第19-20页 |
| ·宋元时期——伽蓝七堂 | 第20-21页 |
| ·明清至当代 | 第21-23页 |
| ·中国汉传佛寺平面布局的形成因素 | 第23-24页 |
| ·佛教思想对于佛寺平面布局的影响 | 第23页 |
| ·中国传统礼制思想对佛寺平面布局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| ·小结 | 第24-25页 |
| 3 中国部分重点汉传佛寺的调研分析 | 第25-99页 |
| ·中国当代汉传佛寺整体情况分析 | 第25-26页 |
| ·重点佛寺数量及分布状况统计 | 第25-26页 |
| ·主要佛寺现状总结 | 第26页 |
| ·中国现存主要汉传佛寺的类型划分 | 第26-28页 |
| ·根据宗派维度划分 | 第26-27页 |
| ·根据综合因素分类 | 第27-28页 |
| ·中国当代汉传佛寺—山林型 | 第28-70页 |
| ·五台山黛螺顶 | 第28-31页 |
| ·五台山七佛寺 | 第31-34页 |
| ·五台山殊像寺 | 第34-38页 |
| ·五台山南山寺 | 第38-43页 |
| ·五台山显通寺 | 第43-47页 |
| ·五台山佛光寺 | 第47-51页 |
| ·五台山龙泉寺 | 第51-56页 |
| ·五台山普化寺 | 第56-60页 |
| ·五台山碧山寺 | 第60-63页 |
| ·五台山万佛阁 | 第63-66页 |
| ·南京栖霞寺 | 第66页 |
| ·杭州灵隐寺 | 第66-70页 |
| ·中国当代汉传佛寺—城市型 | 第70-98页 |
| ·西安大慈恩寺 | 第70-74页 |
| ·西安大兴善寺 | 第74-78页 |
| ·长安县香积寺 | 第78-81页 |
| ·长安县兴教寺 | 第81页 |
| ·户县草堂寺 | 第81-85页 |
| ·成都文殊院 | 第85页 |
| ·南京鸡鸣寺 | 第85-86页 |
| ·苏州戒幢律寺 | 第86-90页 |
| ·苏州寒山寺 | 第90-94页 |
| ·苏州重元寺 | 第94-9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8-99页 |
| 4 中国汉传佛寺平面布局的特征 | 第99-105页 |
| ·建筑轴线的排列与组合 | 第99-101页 |
| ·单一轴线型 | 第99-100页 |
| ·主次轴线并存型 | 第100-101页 |
| ·佛寺平面的整体布局方式 | 第101-102页 |
| ·根据功能排布 | 第101-102页 |
| ·根据自然环境分布 | 第102页 |
| ·佛寺园林基质的布局形态 | 第102-103页 |
| ·佛寺内部的园林空间营造 | 第102-103页 |
| ·城市型佛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| 第103页 |
| ·山林佛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| 第10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03-105页 |
| 5 以白马寺为例的当代汉传佛寺规划实践案例分析 | 第105-115页 |
| ·项目概况 | 第105-107页 |
| ·区位 | 第105页 |
| ·历史沿革 | 第105-106页 |
| ·白马寺现状 | 第106-107页 |
| ·白马寺总体设计目标与原则 | 第107页 |
| ·设计目标 | 第107页 |
| ·设计原则 | 第107页 |
| ·白马寺规划设计理念 | 第107-110页 |
| ·白马寺佛教地位 | 第107-108页 |
| ·佛国宇宙观 | 第108-109页 |
| ·佛寺与故城的山水关系 | 第109-110页 |
| ·白马寺规划设计方案 | 第110-114页 |
| ·平面布局 | 第110页 |
| ·尺度结构 | 第110-112页 |
| ·功能关系 | 第112-113页 |
| ·空间序列 | 第113-11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14-115页 |
| 6 结论 | 第115-117页 |
| 致谢 | 第117-11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18-120页 |
| 图表目录 | 第120-125页 |
| 作者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2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