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制药化学工业论文--中草药制剂的生产论文

厚朴酚磷脂复合物的制备、理化性质与生物利用度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27页
   ·厚朴酚研究现状第11-18页
     ·厚朴酚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厚朴酚的药理作用第12-15页
     ·厚朴酚的体内代谢特征第15-17页
     ·厚朴酚制剂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·磷脂复合物的特性与研究现状第18-22页
     ·磷脂的组成及在磷脂复合物上的应用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磷脂复合物的制备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磷脂复合物理化性质研究第20-22页
     ·药物磷脂复合物的药动学研究第22页
     ·药物磷脂复合物的药效学研究第22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内容第22-27页
     ·课题研究的背景第22-25页
     ·课题研究的内容第25-27页
第二章 厚朴酚磷脂复合物的制备第27-42页
   ·厚朴酚磷脂复合物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7-36页
     ·实验仪器与试药第27页
     ·厚朴酚磷脂复合物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27-36页
   ·厚朴酚磷脂复合物的制备第36-40页
     ·实验仪器与试药第36页
     ·制备工艺的评价标准第36页
     ·厚朴酚磷脂复合物制备条件的考察第36-39页
     ·厚朴酚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条件的验证第39-4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0-42页
第三章 厚朴酚磷脂复合物理化性质研究第42-59页
   ·检测样品的准备第42页
   ·紫外吸收光谱第42-44页
     ·测定仪器第42页
     ·测定过程第42-44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4页
   ·红外吸收光谱第44-46页
     ·测定仪器第44页
     ·测定过程第44-46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6页
   ·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  ·测定仪器第46页
     ·测定过程第46-48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8页
   ·X-射线粉末衍射第48-50页
     ·测定仪器第48页
     ·测定过程第48-50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50页
   ·核磁共振氢谱第50-53页
     ·测定仪器第50页
     ·测定过程第50-52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52-53页
   ·稳定性试验第53-57页
     ·测定仪器第53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法第53-56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56-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第四章 厚朴酚磷脂复合物体外溶出度考察第59-70页
   ·厚朴酚磷脂复合物溶解性能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厚朴酚磷脂复合物溶解度范围确定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厚朴酚磷脂复合物在水中的表观溶解度第60页
   ·厚朴酚磷脂复合物体外溶出度考察第60-68页
     ·不同pH条件下厚朴酚磷脂复合物溶解度第61-62页
     ·体外溶出度曲线第62-6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8-70页
第五章 厚朴酚磷脂复合物药代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第70-90页
   ·大鼠血浆中厚朴酚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70-76页
     ·药品、仪器与动物第70-71页
     ·色谱条件第71页
     ·血浆样品处理第71页
     ·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71页
     ·方法专属性实验第71-73页
     ·标准曲线的制备第73页
     ·进样精密度第73-74页
     ·回收率和精密度第74-75页
     ·溶液稳定性第75-76页
   ·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比较试验第76-87页
     ·灌胃液的配制第76页
     ·给药方案与血样采集第76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76-77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第77-80页
     ·药代动力学分析第80-8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7-90页
第六章 厚朴酚磷脂复合物体内外相关性研究第90-101页
   ·反卷积分方法的体内外相关性分析第90-92页
   ·卷积分方法的体内外相关性分析第92-97页
   ·体外溶出条件的选择第97-9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9-101页
第七章 结论与建议第101-105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101-102页
   ·创新点第102-103页
   ·设想和建议第103-105页
参考文献第105-113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113-115页
致谢第115页

论文共11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有机碱催化天然磷脂制备L-α-甘油磷脂酰胆碱(GPC)酯交换反应的研究
下一篇:掺杂型Bi系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制备、表征及其应用工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