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| Abstract | 第3-4页 |
| 中文文摘 | 第4-6页 |
| 目录 | 第6-7页 |
| 绪论 | 第7-13页 |
| 一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7-8页 |
| 二、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| 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| 第一章 孙中山初识社会主义 | 第13-19页 |
| 一、“伦敦蒙难”获救后接触马克思主义 | 第13-15页 |
| 二、流亡日本受幸德秋水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| 三、倡导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| 第16-19页 |
| 第二章 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演变过程 | 第19-29页 |
| 一、与第二国际接触学习社会主义 | 第19-20页 |
| 二、将各种社会主义学说融入三民主义思想 | 第20-22页 |
| 三、受十月革命影响主张以俄为师 | 第22-24页 |
| 四、主张联俄联共改组国民党 | 第24-29页 |
| 第三章 孙中山没有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表现和原因 | 第29-39页 |
| 一、没有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表现 | 第29-32页 |
| 二、没有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原因 | 第32-39页 |
| 第四章 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启示 | 第39-47页 |
| 一、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| 第39-43页 |
| 二、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现代启示 | 第43-47页 |
| 结语 | 第47-4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53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-57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57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