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水码头大直径钢护筒嵌岩桩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钢护筒嵌岩桩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嵌岩桩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12-13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大直径嵌岩桩及钢管混凝土柱受力特性分析 | 第15-30页 |
·引言 | 第15页 |
·大直径嵌岩桩受力性状 | 第15-24页 |
·嵌岩桩荷载传递机理的基本特征 | 第15-16页 |
·嵌岩桩破坏模式分析 | 第16-17页 |
·嵌岩桩承载特性的影响因素 | 第17页 |
·嵌岩桩承载力常用计算方法 | 第17-24页 |
·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力特性分析 | 第24-28页 |
·钢管混凝土柱荷载传递机理的基本特征 | 第24-25页 |
·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计算 | 第25-28页 |
·钢护筒嵌岩桩的受力特点 | 第28-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钢护筒嵌岩桩承载性状室内模型试验设计 | 第30-51页 |
·引言 | 第30页 |
·试验目的与规划 | 第30-31页 |
·模型相似比例设计 | 第31-33页 |
·相似理论 | 第31-32页 |
·相似参数确定 | 第32-33页 |
·试验材料选择 | 第33-40页 |
·桩身材料的选择 | 第33-37页 |
·地基材料的选择 | 第37-40页 |
·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| 第40-44页 |
·试验装置 | 第40-42页 |
·加载方案 | 第42-44页 |
·试验装测点布置及数据采集 | 第44-50页 |
·测点布置 | 第44-46页 |
·数据采集 | 第46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四章 大直径钢护筒嵌岩桩承载性状试验结果分析 | 第51-69页 |
·引言 | 第51页 |
·试验依据 | 第51页 |
·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| 第51-52页 |
·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2-67页 |
·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分析 | 第52-60页 |
·横向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分析 | 第60-66页 |
·试验桩的破坏模式分析 | 第66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第五章 大直径钢护筒嵌岩桩承载性能数值模拟分析 | 第69-85页 |
·引言 | 第69页 |
·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| 第69-70页 |
·钢护筒嵌岩桩的数值分析模型 | 第70-73页 |
·单元类型及材料属性 | 第72页 |
·接触属性 | 第72页 |
·边界条件 | 第72-73页 |
·计算流程图 | 第73页 |
·有限元结果分析 | 第73-83页 |
·有无钢护筒对钢护筒嵌岩桩承载性状的影响 | 第73-82页 |
·不同嵌岩深度对钢护筒嵌岩桩承载性状的影响 | 第82-8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3-85页 |
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85-87页 |
·结论 | 第85-86页 |
·展望 | 第86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1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