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3页 |
Abstract | 第13-25页 |
第一部分 MTB-L抗酸染色法的方法学改进及评价 | 第25-45页 |
·前言 | 第25-27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27-37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27页 |
·主要仪器和试剂 | 第27-2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8-37页 |
·统计学处理 | 第37页 |
·结果 | 第37-42页 |
·三种抗酸染色法染色效果 | 第37-38页 |
·四种方法的灵敏度、特异度及试验总有效率 | 第38-40页 |
·三种抗酸染色法与荧光定量PCR法的MTB-L阳性检出率比较 | 第40-42页 |
·讨论 | 第42-45页 |
第二部分 深圳市罗湖辖区结核病患者MTB和MTB-L感染状况分析 | 第45-63页 |
·前言 | 第45-46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46-53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46页 |
·主要仪器和试剂 | 第46-4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7-53页 |
·统计学处理 | 第53页 |
·结果 | 第53-61页 |
·MTB-L抗酸染色法对2010年度结核病患者MTB和MTB-L阳性检出率分别与Z-N抗酸染色法、改良IK抗酸染色法结果比较 | 第53-56页 |
·MTB-L抗酸染色法对2011年度结核病患者MTB和MTB-L阳性检出率分别与Z-N抗酸染色法结果比较 | 第56-57页 |
·初治结核病患者治疗期间痰菌MTB和MTB-L阴转率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复治结核病患者治疗期间痰菌MTB和MTB-L阴转率分析 | 第59-61页 |
·讨论 | 第61-63页 |
第三部分 MTB-L培养的方法学改进及评价 | 第63-74页 |
·前言 | 第63-65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65-69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65页 |
·主要仪器和试剂 | 第65-6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67-68页 |
·统计学处理 | 第68-69页 |
·结果 | 第69-70页 |
·50例MTB-L阳性标本在不同卵磷脂和胆固醇浓度的MTB-L培养基分离培养上生长状况 | 第69页 |
·MTB-L培养法和改良TAS-L培养法分离培养效果比较 | 第69-70页 |
·讨论 | 第70-74页 |
第四部分 深圳市罗湖辖区结核病患者MTB和MTB-L耐药状况分析 | 第74-87页 |
·前言 | 第74-76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76-80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76页 |
·主要仪器和试剂 | 第76-7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7-80页 |
·统计学处理 | 第80页 |
·结果 | 第80-83页 |
·两种培养法对MTB-L分离培养效果的比较 | 第80-81页 |
·MTB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| 第81-82页 |
·MTB-L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| 第82页 |
·MTB和MTB-L耐药率比较 | 第82-83页 |
·讨论 | 第83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2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92-102页 |
附1. 改良痰结核分支杆菌L型涂片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应用 | 第93-96页 |
附2. A Modified Acid-fast Staining Method for Rapid Detection of 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 and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L Forms | 第96-102页 |
致谢 | 第102-104页 |
研究生毕业论文统计学审稿证明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