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7页 |
绪论 | 第7-10页 |
一、选题缘由 | 第7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7页 |
三、研究内容、目的和意义 | 第7-9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我国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理论 | 第10-16页 |
一、遗传资源的基本概念 | 第10-11页 |
(一) 传统概念 | 第10页 |
(二) 新时期概念 | 第10-11页 |
二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基本理论 | 第11-14页 |
(一) 国内遗传资源保护的紧迫性 | 第11-13页 |
1. 基因“生物偷盗”现象频繁发生 | 第11页 |
2. 基因“生物偷盗”起因和危害性 | 第11-12页 |
3. 现有保护制度存在重大缺陷 | 第12-13页 |
(二)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特征和优势 | 第13-14页 |
三、国内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现有立法体系简述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我国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分析 | 第16-24页 |
一、知识产权保护中被保护遗传资源的范围界定制度具体分析 | 第16-19页 |
(一) TRIPS 协议中与范围界定有关的内容简述 | 第16页 |
(二) 在 TRIPS 协议指导下,我国国内立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| 第16-18页 |
(三) 国内立法存在问题的根本起因 | 第18-19页 |
二、知识产权保护中被保护遗传资源的物权性保护措施具体分析 | 第19-22页 |
(一) CBD 公约中与物权性保护有关的内容简述 | 第20页 |
(二) 在 CBD 公约指导下,我国国内保护措施现状和存在问题 | 第20-21页 |
(三)国内相关问题产生的理论根源 | 第21-22页 |
三、本章小结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我国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制度的完善措施 | 第24-35页 |
一、国外成熟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| 第24-29页 |
(一) 以美国立法为例,反思国内立法 | 第24-25页 |
(二) 以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相应立法和启示 | 第25-26页 |
(三) 以哥斯达黎加为代表的综合立法模式相应立法和启示 | 第26-27页 |
(四) 以秘鲁为代表的专门立法模式相应立法和启示 | 第27-29页 |
二、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设想 | 第29-35页 |
(一) 以日本为启示,重新界定被保护遗传资源范围 | 第29-30页 |
(二)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中被保护遗传资源物权性保护体系 | 第30-31页 |
(三) 建立专利池制度 | 第31-33页 |
1. 专利池制度简述 | 第31-32页 |
2. 以美国专利池制度为蓝本,建立国内专利池制度 | 第32-33页 |
(四)完善限制专利权人权利滥用的规则 | 第33-35页 |
结语 | 第35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
致谢 | 第39-40页 |
个人简历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