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9-21页 |
·环氧化物合成工艺路线 | 第10-12页 |
·卤醇法 | 第10页 |
·Halcon 法 | 第10-11页 |
·直接氧化法 | 第11-12页 |
·过氧化氢为氧源的烯烃环氧化催化体系 | 第12-15页 |
·MTO(甲基三氧化铼)催化体系 | 第12-13页 |
·固载类催化体系 | 第13页 |
·钛硅分子筛催化体系 | 第13-14页 |
·杂多化合物催化体系 | 第14-15页 |
·杂多化合物简介 | 第15-20页 |
·杂多化合物的合成 | 第16-18页 |
·杂多化合物的表征 | 第18-19页 |
·杂多酸(盐)的反应控制相转移特点 | 第19页 |
·缺位 Keggin 型杂多化合物 | 第19-20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和内容 | 第20-21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0页 |
·课题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咪唑类单缺位 Keggin 型磷钨酸盐的制备和表征 | 第21-29页 |
·引言 | 第21页 |
·咪唑类单缺位 Keggin 型磷钨酸盐的制备 | 第21-23页 |
·Na7PW11O39的制备 | 第22页 |
·Q4Na3PW11O39和 Q7PW11O39的制备 | 第22-23页 |
·咪唑类单缺位 Keggin 型磷钨酸盐的表征 | 第23-28页 |
·Na7PW11O39的表征 | 第23-25页 |
·Q4Na3PW11O39和 Q7PW11O39的表征 | 第25-26页 |
·双氧水处理前后催化剂的表征 | 第26-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单缺位 Keggin 型磷钨杂多酸盐催化环己烯环氧化 | 第29-41页 |
·引言 | 第29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9-32页 |
·主要试剂和仪器 | 第29-30页 |
·饱和 Keggin 型磷钨杂多酸盐的制备 | 第30页 |
·单缺位 Keggin 型磷钨杂多酸盐在乙腈中溶解度的测定 | 第30-31页 |
·磷钨杂多酸盐催化环己烯环氧化 | 第31页 |
·原料及产物分析方法 | 第31-32页 |
·主要工艺指标计算方法 | 第3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2-39页 |
·饱和 Keggin 型磷钨杂多酸盐的表征 | 第32-33页 |
·(C10H19N2)3PW12O40催化环己烯环氧化 | 第33-34页 |
·Q3PM12O40型催化活性比较 | 第34-35页 |
·咪唑类单缺位 Keggin 型磷钨杂多酸盐催化环己烯环氧化 | 第35-37页 |
·产物组成 | 第37-38页 |
·催化剂的回收 | 第38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单缺位 Keggin 型磷钨杂多酸盐催化氯丙烯环氧化 | 第41-48页 |
·引言 | 第4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1-43页 |
·仪器和主要试剂 | 第41-42页 |
·磷钨杂多酸季铵盐催化氯丙烯环氧化反应 | 第42页 |
·原料及产物分析方法 | 第42-43页 |
·主要工艺指标 | 第4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3-46页 |
·工艺条件对氯丙烯环氧化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·催化剂的回收 | 第45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