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饲料作物、牧草论文--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

不同苜蓿材料的抗寒性差异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·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页
   ·苜蓿抗寒性研究进展第11-18页
     ·苜蓿的形态结构与抗寒性的关系第12-14页
     ·苜蓿的生理生化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第14-17页
     ·苜蓿的秋眠性与抗寒性的关系第17-18页
   ·研究技术路线第18-19页
第二章 11 份苜蓿材料的抗倒春寒性差异研究第19-28页
   ·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·试验地概况第19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19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第19-20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法第20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20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0-28页
     ·不同苜蓿材料经低温处理后的成活率第20-21页
     ·11 份苜蓿材料抗寒等级的划分第21-22页
     ·11 份苜蓿材料地上部及根颈特征的差异比较第22-23页
     ·11 份苜蓿材料根系特征的差异比较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成活率和伤害指数与地上形态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成活率和伤害指数与根系特征的相关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 ·供试苜蓿材料形态特征的主成分分析第26页
     ·11 份苜蓿材料的聚类分析第26-28页
第三章 5 份苜蓿材料的冬季抗寒性差异研究第28-38页
   ·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28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第28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29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9-38页
     ·供试苜蓿材料的田间越冬率的差异比较第29页
     ·不同苜蓿材料经低温处理后成活率的比较第29-30页
     ·5 份材料的地上部和根颈形态指标间的差异比较第30-32页
     ·5 份苜蓿材料的根系特征的差异比较第32-34页
     ·5 份苜蓿材料的成活率以及总重与地上部形态指标的相关性第34-35页
     ·5 份苜蓿的成活率以及总重与根系特征的相关性第35-36页
     ·5 份苜蓿材料的主成分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·5 份苜蓿材料的分类第37-38页
第四章 苜蓿经低温处理后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第38-42页
   ·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8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38页
     ·试验设计第38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法第38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38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8-42页
     ·低温胁迫对 Fo 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·低温胁迫对 Fv/Fm 的影响第39页
     ·低温胁迫对 Fv/Fo 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 ·低温胁迫对 ETR 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  ·低温胁迫对 Yield 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处理温度的相关性分析第41-42页
第五章 讨论第42-45页
   ·苜蓿材料的抗寒性评价第42页
   ·苜蓿经冻害后生产性能的评价第42-43页
   ·苜蓿形态指标间的相关性第43-44页
   ·低温胁迫后苜蓿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第44-45页
第六章 全文结论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作者简历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遂宁市主推玉米品种田间及DNA纯度鉴定
下一篇:小麦产量相关基因TaSPLs和TaMOC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