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ndroid平台恶意软件动态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致谢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章节安排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Android平台介绍 | 第16-32页 |
·Android系统体系结构 | 第16-20页 |
·Android应用程序的组件模型 | 第20-22页 |
·Android安全机制 | 第22-28页 |
·Android安全机制概述 | 第22-23页 |
·Android各系统层安全机制 | 第23-28页 |
·Android恶意软件分析 | 第28-31页 |
·Android恶意软件分类 | 第28-29页 |
·Android恶意软件组织结构 | 第29-31页 |
·Android恶意软件运行机理 | 第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Android恶意软件动态检测关键技术 | 第32-42页 |
·引言 | 第32页 |
·TaintDroid | 第32-34页 |
·Monkey | 第34-35页 |
·Monkey简介 | 第34页 |
·Monkey基本用法 | 第34-35页 |
·MonkeyRunner | 第35-37页 |
·MonkeyRunner简介 | 第35-36页 |
·MonkeyRunner基本用法 | 第36-37页 |
·DroidBox | 第37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动态检测沙箱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2-55页 |
·动态沙箱搭建环境 | 第42页 |
·硬件部分 | 第42页 |
·软件部分 | 第42页 |
·动态检测沙箱详细设计与实现 | 第42-54页 |
·沙箱框架及检测流程 | 第42-44页 |
·黑白名单匹配模块 | 第44-45页 |
·模拟器动态检测模块 | 第45-53页 |
·检测结果反馈模块 | 第53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Android恶意软件动态检测系统的设计 | 第55-60页 |
·系统整体设计概述 | 第55页 |
·动态检测系统框架设计 | 第55-56页 |
·提高检测系统性能 | 第56-59页 |
·提高检测效率 | 第56-57页 |
·提高检测准确率 | 第57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·本文工作总结 | 第60页 |
·后续研究及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4-66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