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电影、电视艺术论文--电影、电视艺术理论论文--电影、电视的评论、欣赏论文

女人心事--许鞍华“女人三部曲”的实在论探查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绪论第7-10页
第一章 许鞍华与“女人三部曲”第10-22页
 第一节 许鞍华概况第10-12页
  一、潮起潮退坚守文艺之路——香港女儿许鞍华第10-11页
  二、1988年:《今夜星光灿烂》第11-12页
 第二节 四十不惑:致“不再年轻”的岁月——“女人三部曲”系列第12-16页
  一、《客途秋恨》:艺术生涯的巅峰杰作第13-14页
  二、《女人四十》:誉满归来的代表影片第14-15页
  三、《桃姐》:平凡女性演绎的简单深刻第15-16页
 第三节 那些“老女人”的孤独平静之美:许鞍华生命体验下的女性观第16-20页
  一、激情过后:跳出性爱禁忌的泥淖第17-18页
  二、常态叙述:拒绝奇观化的民族寓言第18-19页
  三、无关女权:不曾缺席的女性与女性气质第19-20页
  四、自然存在的女性镜像第20页
 第四节 标识性连线中的代表文本:“女人三部曲”的得名由来第20-22页
第二章 “女人三部曲”的社会文化语境分析第22-29页
 第一节 《客途秋恨》与香港新浪潮第22-23页
 第二节 《女人四十》和九七现象第23-25页
 第三节 大片语境下的《桃姐》第25-27页
 第四节 流连、转换中的断续存在:许鞍华生活背景下的电影观第27-29页
第三章 “女人三部曲”的主题展示、镜语表现及女性形象第29-44页
 第一节 “女人三部曲”的主题迁延第29-33页
  一、《客途秋恨》:生存的颠沛流离第29-30页
  二、《女人四十》:生活的酸甜悲喜第30-31页
  三、《桃姐》:母性本体的复归第31-33页
  四、情与爱:许鞍华心路历程中的女性视角第33页
 第二节 “女人三部曲”的镜语转变第33-40页
  一、女性细腻情感的娓娓道来:《客途秋恨》的抒情性第34-36页
  二、女人日常生活的层层展示:《女人四十》的现实性第36-38页
  三、老年女性的温馨与寂寞:《桃姐》的期望价值第38-40页
 第三节 “女人三部曲”的女性形象第40-42页
 第四节 “女人三部曲”的风格确立第42-44页
第四章 许鞍华女性意识的发展轨迹及形成探因第44-55页
 第一节 许鞍华女性意识的发展轨迹第44-51页
  一、情有独钟张爱玲:有关爱的故事第44-48页
  二、因为懂得所以慈悲:痛并缄默的美第48-49页
  三、给未来的自己:接受寂寞但惧怕寂寞第49-51页
 第二节 许鞍华女性意识的形成探因第51-54页
  一、家庭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二、个人的境遇第52-54页
 第三节 女人的孤独:许鞍华的女人心事第54-55页
第五章 小结第55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0页
后记第60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资助机制研究--以电影项目为例
下一篇:湖南农村电影放映田野调查--以湖南省平江县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