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TV胶在高精度光学装配中对面形影响的分析
致谢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·光机系统中的胶接技术概述 | 第11-13页 |
·光机系统中的胶接技术的发展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光机系统中常见的胶接接头形式 | 第14-15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5-16页 |
·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6页 |
·本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基本流程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方法概述 | 第16-17页 |
·论文开展流程 | 第17-1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胶粘剂的粘弹性理论 | 第19-26页 |
·粘弹性简介 | 第19-20页 |
·粘弹性模型及其本构方程 | 第20-22页 |
·粘弹性基本模型 | 第20页 |
·粘弹性的经典模型 | 第20-22页 |
·粘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 | 第22-25页 |
·应力松弛 | 第23-24页 |
·材料蠕变 | 第24-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有限元法及面形拟合理论 | 第26-38页 |
·有限元法 | 第26-28页 |
·有限元分析基本流程 | 第27页 |
·有限元法在光机分析中的应用 | 第27-28页 |
·面形拟合理论 | 第28-36页 |
·面形评价方法 | 第28-29页 |
·Zernike 多项式拟合 | 第29-32页 |
·Zernike 多项式概述 | 第30-31页 |
·Zernike 面形拟合方法 | 第31-32页 |
·有限元计算数据后处理 | 第32-36页 |
·Zernike 多项式法 | 第33-34页 |
·齐次坐标变换法 | 第34-36页 |
·相关软件介绍 | 第36-37页 |
·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 | 第36页 |
·MATLAB 数据处理软件 | 第36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RTV 胶的实验性能研究 | 第38-46页 |
·RTV 硅橡胶物理参数的测量 | 第38-42页 |
·弹性模量与泊松比 | 第38-39页 |
·拉伸强度试验 | 第39-40页 |
·拉伸剪切强度试验 | 第40页 |
·胶层厚度对强度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·胶的动态性能试验 | 第42-45页 |
·动态性能试验原理 | 第42-43页 |
·动态实验拟合方法 | 第43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5章 光机面形有限元分析 | 第46-63页 |
·镜面变形因素分析 | 第46页 |
·实验件结构 | 第46-47页 |
·胶层尺寸的确定 | 第47-52页 |
·胶层厚度的确定 | 第47-51页 |
·胶层厚度的理论公式 | 第47-49页 |
·实验件胶层厚度的计算 | 第49-50页 |
·保证胶层厚度的工艺措施 | 第50-51页 |
·胶层粘接面积的确定 | 第51-52页 |
·重力引起的变形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实验件重力变形分析 | 第52-53页 |
·减小重力影响的措施 | 第53-54页 |
·RTV 胶的固化应力对面形影响的分析 | 第54-62页 |
·应力双折射法等效胶的固化应力 | 第54-58页 |
·基本原理 | 第54-55页 |
·结果匹配评价方法 | 第55页 |
·胶固化应力的等效 | 第55-58页 |
·胶固化应力对面形影响的分析 | 第58-62页 |
·建立分析模型 | 第58-59页 |
·实验件结构分析 | 第59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·论文工作总结 | 第63-64页 |
·不足与展望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