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本文中主要的缩略词表 | 第7-10页 |
| 1. 综述 | 第10-20页 |
| 摘要 | 第10页 |
| ·前言 | 第10-11页 |
| ·果蔬创伤后生理生化的变化 | 第11-13页 |
| ·伤乙烯的产生 | 第11页 |
| ·呼吸速率增加和呼吸途径改变 | 第11-12页 |
| ·膜脂过氧化 | 第12页 |
| ·愈伤组织的形成及切口愈合 | 第12-13页 |
| ·次生代谢变化 | 第13页 |
| ·营养物质的损失 | 第13页 |
| ·创伤引发的组织褐变 | 第13-16页 |
| ·果蔬褐变的机理 | 第13-14页 |
| ·酶促褐变的生化条件 | 第14-16页 |
| ·果蔬创伤后褐变的防治 | 第16-18页 |
| ·物理方法 | 第16-18页 |
| ·化学方法 | 第18页 |
| ·生物方法 | 第18页 |
| ·展望 | 第18-20页 |
| 2. 引言 | 第20-23页 |
| ·研究意义和目的 | 第20-22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| 3. 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8页 |
| ·材料 | 第23页 |
| ·试剂与仪器 | 第23-24页 |
| ·方法 | 第24-27页 |
| ·植物材料的处理 | 第24-25页 |
| ·锁阳茎内源ABA含量的测定 | 第25页 |
| ·锁阳茎切口愈合能力的测定 | 第25页 |
| ·锁阳茎多酚含量的测定 | 第25-26页 |
| ·锁阳茎褐变度的测定 | 第26页 |
| ·锁阳茎PAL活性的测定 | 第26页 |
| ·锁阳茎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| 第26-27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27-28页 |
| 4.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40页 |
| ·外源ABA对锁阳茎切口愈合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28-34页 |
| ·锁阳茎内源ABA含量的测定 | 第28页 |
| ·ABA对锁阳茎切口愈合能力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| ·ABA对锁阳茎多酚含量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| ·ABA对锁阳茎褐变度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| ·ABA对锁阳茎PAL酶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| ·ABA对锁阳茎抗氧化酶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| ·外源MEJA对锁阳茎切口愈合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34-40页 |
| ·MeJA对锁阳茎切口愈合能力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| ·MeJA对锁阳茎多酚含量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| ·MeJA对锁阳茎褐变度的影响 | 第36页 |
| ·MeJA对锁阳茎PAL酶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| ·MeJA对锁阳茎抗氧化酶的影响 | 第37-40页 |
| 5. 讨论 | 第40-43页 |
| ·植物抵抗创伤胁迫进行切口愈合 | 第40页 |
| ·植物抵抗创伤胁迫时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| 第40-41页 |
| ·创伤胁迫时植物中多酚含量和褐变度的变化 | 第41页 |
| ·比较ABA和MEJA防褐变途径的不同 | 第41-43页 |
| 6. 结论 | 第43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50页 |
| 致谢 | 第50-51页 |
|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