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法律的伦理性--从亲亲相隐看开去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绪论 | 第9-10页 |
第1章 法律与伦理 | 第10-14页 |
·法律源于伦理 | 第10页 |
·法律的实现有赖于社会大众的伦理认同 | 第10-11页 |
·法律与伦理的冲突及其解决途径——“伦理豁免” | 第11-14页 |
第2章 中国古代法律中的“亲亲相隐” | 第14-22页 |
·亲亲相隐概述 | 第14-17页 |
·亲亲相隐思想的源起 | 第14-15页 |
·亲亲相隐制度的确立与嬗变 | 第15-17页 |
·“亲亲相隐”在我国古代法律中存在的必然性 | 第17-22页 |
·亲亲相隐的政治基础 | 第18页 |
·亲亲相隐的经济基础 | 第18-19页 |
·亲亲相隐的文化基础 | 第19-20页 |
·亲亲相隐的制度基础 | 第20-22页 |
第3章 从“亲亲相隐”看中国古代法律的伦理性 | 第22-28页 |
·亲亲相隐——情与理困境的必然选择 | 第22-24页 |
·道德困境的艰难抉择 | 第22-23页 |
·亲亲相隐——解决亲属犯罪道德困境的理性选择 | 第23-24页 |
·亲亲相隐伦理性的现代解读 | 第24-26页 |
·亲亲相隐与人权 | 第24-25页 |
·亲亲相隐与正义 | 第25-26页 |
·亲亲相隐的发展和中国古代法律伦理性的深化 | 第26-28页 |
第4章 中国古代法律伦理性表现和特点 | 第28-35页 |
·中国古代法律的伦理性表现 | 第28-32页 |
·中国古代法律的伦理性在国家政治领域的表现 | 第28-29页 |
·中国古代法律的伦理性在家庭与家族领域的表现 | 第29-32页 |
·中国古代法律伦理性的特点 | 第32-35页 |
第5章 中国古代法律伦理性的成因分析 | 第35-39页 |
·家庭血缘关系——中国古代法律“伦理性”的基础 | 第35-36页 |
·小农经济——“中国”古代法律伦理性的决定因素 | 第36-37页 |
·中国古代法律伦理性的政治动力 | 第37-38页 |
·中国古代法律伦理性的文化氛围 | 第38-39页 |
第6章 中国古代法律伦理性的历史影响与现代意义 | 第39-46页 |
·中国古代法律伦理性的历史影响 | 第39-43页 |
·中国古代法律伦理性是中国的古代文明体现 | 第40页 |
·中国古代法律的伦理性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·中国古代法律的伦理性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中国古代法律伦理性的现代意义 | 第43-46页 |
·法制建设应当抛弃以“礼”为本,实现以人为本 | 第43-44页 |
·法制建设的目的是实现法治 | 第44-46页 |
余论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