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鳖养殖水质调控及嗜水气单胞菌缓释疫苗研制
| 摘要 | 第1-7页 | 
| Abstract | 第7-12页 | 
| 第1章 绪论 | 第12-24页 | 
| ·中华鳖 | 第12-15页 | 
| ·形态特征 | 第12页 | 
| ·生态习性 | 第12-13页 | 
| ·地理分布 | 第13页 | 
| ·食用价值 | 第13页 | 
| ·药用价值 | 第13-14页 | 
| ·养殖现状 | 第14页 | 
| ·养殖方式 | 第14-15页 | 
| ·中华鳖常患疾病概述 | 第15-17页 | 
| ·红底板病 | 第15页 | 
| ·白底板病 | 第15-16页 | 
| ·红脖子病 | 第16页 | 
| ·穿孔病 | 第16页 | 
| ·腐皮病 | 第16-17页 | 
| ·致病的主要细菌 | 第17页 | 
| ·防治方法 | 第17-22页 | 
| ·净化水质 | 第18-20页 | 
| ·养殖密度 | 第20页 | 
| ·饲料质量 | 第20页 | 
| ·药物治疗 | 第20-21页 | 
| ·疫苗免疫预防 | 第21-22页 | 
| ·本实验目的和意义 | 第22-24页 | 
| 第2章 中华鳖养殖水质调控 | 第24-32页 | 
| 引言 | 第24页 | 
| ·实验方案 | 第24-26页 | 
| ·实验地点 | 第24页 | 
| ·使用微生态制剂实验 | 第24页 | 
| ·种植空心菜实验 | 第24-25页 | 
| ·套养清道夫鱼实验 | 第25页 | 
| ·采样时间 | 第25页 | 
| ·测量方法 | 第25-26页 | 
| ·数据处理 | 第26页 | 
| ·实验结果 | 第26-30页 | 
| ·不同养殖模式下养殖水体的细菌群落组成 | 第26-28页 | 
| ·对水质指标的影响 | 第28-30页 | 
| ·讨论 | 第30-32页 | 
| 第3章 嗜水气单胞菌缓释微球疫苗的研制 | 第32-42页 | 
| 引言 | 第32页 | 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32-35页 | 
| ·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 | 第32-33页 | 
| ·灭活菌液的制备 | 第33页 | 
| ·缓释微球的制备 | 第33页 | 
| ·血液指标测定 | 第33-35页 | 
| ·攻毒试验 | 第35页 | 
| ·数据分析 | 第35页 | 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5-40页 | 
| ·细菌鉴定 | 第35-37页 | 
| ·灭活菌液的制备 | 第37页 | 
| ·微球疫苗的制备 | 第37页 | 
| ·微球在体外的释放情况 | 第37页 | 
| ·血清抗体效价 | 第37-38页 | 
| ·白细胞吞噬率 | 第38-39页 | 
| ·白细胞吞噬指数 | 第39页 | 
| ·淋巴细胞转化率 | 第39-40页 | 
| ·免疫保护率 | 第40页 | 
| ·讨论 | 第40-42页 | 
| 第4章 结语与展望 | 第42-43页 | 
| ·结语 | 第42页 | 
| ·展望 | 第42-43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43-50页 | 
| 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