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热工量测和热工自动控制论文--量测技术及仪表论文--温度量测论文

气体折射率基准温度计测量热力学温度的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3页
第1章 绪论第13-19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8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及主要任务第18-19页
第2章 气体折射率基准温度计基本原理第19-25页
   ·本章引论第19页
   ·微波谐振法测量气体折射率理论基础第19-22页
   ·双圆柱谐振腔测量热力学温度第22-23页
   ·非理想因素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趋肤效应第24页
     ·进气管开孔和微波天线影响第2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3章 实验系统搭建第25-37页
   ·本章引论第25页
   ·实验装置第25-26页
   ·实验本体设计第26-29页
     ·微波谐振腔设计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天线以及进气管设计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系统装配第28-29页
   ·温度控制与测量第29-34页
     ·温度控制第29-31页
     ·恒温槽温度测量第31-32页
     ·腔内氦气温度测量第32-34页
   ·管路设计与压力测量第34-36页
   ·微波谐振频率测量第36页
   ·基于LABVIEW的实验控制系统第3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4章 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第37-50页
   ·本章引论第37页
   ·频率测量与拟合第37-38页
   ·单谐振腔水三相点下折射率测量第38-43页
   ·热力学温度测量第43-46页
     ·频率测量比值第43-45页
     ·等温压缩系数测量第45页
     ·热力学温度结果第45-46页
   ·热力学温度的不确定度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8-50页
第5章 圆柱腔的力学仿真模拟第50-56页
   ·本章引论第50页
   ·圆柱腔的结构及材料第50-51页
   ·谐振腔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1页
   ·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1-55页
     ·共鸣腔受力变形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 ·共鸣腔的固有频率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6章 结论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四通道噪声温度计系统设计
下一篇:SAR图像目标鉴别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