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共警告行为的法治化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1页 |
·选题背景与起因 | 第8页 |
·研究范围与方法 | 第8-9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第2章 公共警告行为的一般理论 | 第11-22页 |
·公共警告行为的内涵析要 | 第11-16页 |
·公共警告行为兴起的社会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公共警告行为的概念界定 | 第12-15页 |
·公共警告行为的特征阐释 | 第15-16页 |
·公共警告行为的理论基础 | 第16-17页 |
·知情权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生存照顾理论 | 第17页 |
·公共警告行为在行政法理论中的定位 | 第17-20页 |
·属于行政处分还是行政事实行为 | 第18-19页 |
·公共警告行为与行政公告 | 第19-20页 |
·公共警告行为的现实功能 | 第20-22页 |
·信息通知功能 | 第20页 |
·警示与风险防范功能 | 第20页 |
·威慑与惩罚功能 | 第20-22页 |
第3章 我国现行公共警告行为的制度缺陷 | 第22-30页 |
·我国公共警告行为实体法上的缺陷 | 第23-25页 |
·公共警告行为的主体和权限不合理 | 第23页 |
·公共警告的发布内容和条件不明确 | 第23-24页 |
·违法公共警告行为的责任缺失 | 第24-25页 |
·我国公共警告行为程序设置之缺陷 | 第25-30页 |
·公共警告行为决定程序之缺陷 | 第25-26页 |
·公共警告的发布程序不合理 | 第26-27页 |
·公共警告行为救济制度的缺陷 | 第27-30页 |
第4章 我国公共警告行为的制度完善 | 第30-40页 |
·公共警告行为制度完善的基本原则 | 第30-33页 |
·法律保留原则 | 第30-32页 |
·比例原则 | 第32-33页 |
·正当程序原则 | 第33页 |
·我国公共警告行为制度完善的路径 | 第33-40页 |
·完善立法,明确公共警告行为实体要件的法定化 | 第33-34页 |
·控制权力,实现公共警告行为作出的合理性考量 | 第34-35页 |
·规范程序,实现公共警告行为的正当程序控制 | 第35-36页 |
·落实责任,完善公共警告行为的法律救济制度 | 第36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