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民政工作论文--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

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政府监管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1章 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·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·理论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·现实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-15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5页
   ·研究方案第15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6页
     ·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可能的创新点第16-17页
第2章 保障性住房建设政府监管的相关理论第17-25页
   ·保障性住房的定义、特征及意义第17-19页
     ·保障性住房的定义第17页
     ·保障性住房的特性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·保障对象的针对性第17页
       ·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·市场信息不对称性第18页
     ·保障性住房的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·保障性住房建设政府监管的相关理论第19-22页
     ·市场失效与政府干预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政府失灵理论第20页
     ·公共利益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政府规制俘虏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·保障性住房建设政府监管的必要性第22-25页
     ·是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性质的必然要求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是保证我国保障性住房供应的必然要求第23页
     ·是减少在建设中信息不对称的必然要求第23页
     ·是促进保障性住房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第23-25页
第3章 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及实施策略第25-31页
   ·保障性住房建设现状第25-28页
     ·经济适用房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廉租房第26页
     ·限价房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公共租赁房第27-28页
   ·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策略第28-31页
     ·逐步完善保障性住房运行机制,规范各项制度和管理第28页
     ·注重在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指标的同时保证房屋质量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减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第29页
     ·确定各类保障性住房的申请条件,严格资格审核机制第29-31页
第4章 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政府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31-39页
   ·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政府监管机制及措施第31-35页
     ·政府监管机制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·自我约束机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·内部监管机制第32页
       ·政策协同机制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政府监管措施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·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的监管第33页
       ·对保障性住房资格审核的监管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对保障性住房供需结构的监管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·对保障性住房价格调控的监管第35页
   ·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5-39页
     ·相关立法不够完善,导致监管成本高第35-36页
     ·缺乏有力的问责机制,监管惩治乏力第36页
     ·诚信体系不完善,政府公信力被透支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政府暂时还未能建立有效的举报制度第37-39页
第5章 强化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政府监管的建议第39-46页
   ·强化保障性住房建设政府监管的政策建议第39-42页
     ·建立健全相关法律,使监管有法可依第39页
     ·建立纠错和问责机制,提高违法成本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加强政府自身建设,重树政府公信力第40-41页
     ·逐步建立起悬赏举报及后续保障制度第41-42页
   ·强化政府监管应注意的问题第42-46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动力机制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注意协调好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应注意避免保障性住房建设陷入利益困境第44页
     ·注重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专款专用第44-46页
结语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49页
致谢第49-50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中国传统权力运行模式--一种行政管理史的理论考察
下一篇:公共治理的双轨模式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