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导论 | 第9-12页 |
| ·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9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0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| ·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1-12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11页 |
| ·不足 | 第11-12页 |
| 第二章 相关文献述评 | 第12-20页 |
| ·贫困及反贫困理论 | 第12-16页 |
| ·贫困及反贫困的经济学理论 | 第12-13页 |
| ·贫困及反贫困的社会学理论 | 第13-15页 |
| ·贫困及反贫困的政治学理论 | 第15-16页 |
| ·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理论 | 第16-18页 |
| ·中国反贫困战略 | 第18-20页 |
| 第三章 理论框架 | 第20-24页 |
| ·概念的界定 | 第20页 |
| ·构成要素 | 第20-21页 |
| ·生成条件 | 第21-24页 |
| 第四章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4-38页 |
| 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| 第24页 |
| ·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| 第24-25页 |
| ·具体指标的选取 | 第25-35页 |
| ·物质资本的具体指标选取 | 第25-27页 |
| ·社会资本的具体指标选取 | 第27-29页 |
| ·生态资本的具体指标选取 | 第29-31页 |
| ·人力资本的具体指标选取 | 第31-32页 |
| ·知识资本的具体指标选取 | 第32-35页 |
| ·具体评价方法 | 第35-38页 |
| ·方法概述 | 第35页 |
| ·基本原理 | 第35-36页 |
| ·具体步骤 | 第36-38页 |
| 第五章 实证分析 | 第38-71页 |
| ·数据来源 | 第38页 |
| ·总体评价 | 第38-71页 |
| ·原始数据库的建立 | 第38-46页 |
| ·原始数据逆指标的转换 | 第46-47页 |
| ·原始数据的标准化 | 第47-55页 |
| ·五大资本主成分分析 | 第55-67页 |
| ·各县域自我发展能力综合得分分析 | 第67-71页 |
| 第六章 培育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路径选择 | 第71-74页 |
| ·基于物质资本 | 第71页 |
| ·基于社会资本 | 第71-72页 |
| ·基于生态资本 | 第72页 |
| ·基于人力资本 | 第72-73页 |
| ·基于知识资本 | 第73-74页 |
|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5页 |
| ·研究结论 | 第74页 |
| ·研究不足及展望 | 第74-7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5-77页 |
|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7-78页 |
| 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