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团购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11页 |
1 引言 | 第11-15页 |
·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2-15页 |
·国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的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·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| 第13-15页 |
2 网络团购的一般理论 | 第15-20页 |
·网络团购的相关术语 | 第15页 |
·网络团购的主要模式 | 第15-17页 |
·自发式网络团购模式 | 第15-16页 |
·导航类团购模式 | 第16页 |
·商业团购模式 | 第16页 |
·网络营销团购模式 | 第16-17页 |
·网络团购的参与主体及其法律关系 | 第17-20页 |
·网络团购的经营者 | 第17-18页 |
·网络团购的提供者 | 第18页 |
·网络团购的消费者及其特征 | 第18-20页 |
3 网络团购中消费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的现实表现 | 第20-28页 |
·网团订单过程中存在的侵权 | 第20-22页 |
·安全权方面 | 第20-21页 |
·知情权方面 | 第21页 |
·选择权方面 | 第21-22页 |
·实体消费过程中存在的侵权 | 第22-23页 |
·公平交易权的侵害 | 第22-23页 |
·格式合同的侵害 | 第23页 |
·经营者的违约 | 第23-25页 |
·经营者的预期违约 | 第23-24页 |
·经营者的不履行,迟延履行,不适当履行 | 第24-25页 |
·处理争议过程中存在的侵权 | 第25-28页 |
·管辖确定难,法律适用难 | 第25-26页 |
·证据保存难,诉讼成本高 | 第26页 |
·责任界定争议大,责任追究推诿多 | 第26-28页 |
4 我国网络团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现状分析 | 第28-38页 |
·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网络团购消费者的保护 | 第28-29页 |
·我国网络团购消费者权益保护现存制度的问题 | 第29-34页 |
·宏观层面 | 第29-31页 |
·微观层面 | 第31-34页 |
·我国网络团购消费者权益保护现存机制问题 | 第34-38页 |
·交易机制 | 第34-35页 |
·监管机制 | 第35-36页 |
·纠纷解决机制 | 第36-38页 |
5 国外网络团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借鉴 | 第38-43页 |
·国外网络团购消费者保护制度 | 第38-40页 |
·国外消费者保护立法的组织体系 | 第38-39页 |
·国外网络团购消费者保护相关法律 | 第39-40页 |
·国外消费者保护中值得借鉴的具体制度 | 第40-43页 |
·集团诉讼制度 | 第40页 |
·小额投诉法庭制度 | 第40-41页 |
·消费者组织或行政机关支持起诉制度 | 第41页 |
·消费者合同的撤销权 | 第41页 |
·消费监察官制度 | 第41页 |
·产品责任法律制度 | 第41-43页 |
6 我国网络团购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研究的完善 | 第43-55页 |
·政策措施的完善 | 第44-46页 |
·武汉推出网络团购格式合同 | 第44页 |
·《关于加强网络团购经营活动管理的意见》 | 第44-45页 |
·宁波出台国内首个网络团购消费争议监管办法 | 第45-46页 |
·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的完善 | 第46-47页 |
·交易制度的完善 | 第47-49页 |
·交易安全完善 | 第47-48页 |
·价格体系的完善 | 第48页 |
·售后保障的完善 | 第48-49页 |
·监管制度的完善 | 第49-51页 |
·把好市场准入,规范主体资格 | 第49页 |
·建立信用评价机制,加大信用监管 | 第49-50页 |
·以行政指导为依托,法律强制为保障 | 第50-51页 |
·健全行业自律意识 | 第51页 |
·纠纷解决制度的完善 | 第51-55页 |
·建立和完善集团诉讼和小额诉讼制度 | 第52页 |
·明确责任主体,确认网络团购维权管辖地 | 第52-53页 |
·明确证据的取得、保管和举证责任的分配 | 第53页 |
·消费者要谨慎参团,积极维权 | 第53-55页 |
7 结论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