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目录 | 第7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4页 |
| 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| 2 矩形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| 第14-39页 |
| ·水池的材料 | 第14-15页 |
| ·钢材与钢筋的采用标准 | 第14页 |
| ·混凝土的抗渗要求 | 第14页 |
| ·混凝土抗冻性能 | 第14-15页 |
| ·混凝土热工系数 | 第15页 |
| ·水池的荷载及荷载组合 | 第15-21页 |
| ·池顶荷载 | 第16页 |
| ·池壁荷载 | 第16-18页 |
| ·池底板荷载 | 第18-19页 |
| ·其他作用荷载 | 第19-21页 |
| ·荷载组合 | 第21页 |
| ·水池内力计算 | 第21-28页 |
| ·水池空间结构的基本分析计算理论—薄板小挠度弯曲理论 | 第21-24页 |
| ·池壁内力计算 | 第24-27页 |
| ·底板内力计算 | 第27-28页 |
| ·水池构造的基本要求 | 第28-32页 |
| ·钢筋保护层厚度 | 第28-29页 |
| ·配筋率 | 第29页 |
| ·钢筋的锚固和钢筋的连接 | 第29-30页 |
| ·池壁拐角处配筋设置 | 第30-31页 |
| ·变形缝设置 | 第31-32页 |
| ·后浇带设置 | 第32页 |
| ·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验算 | 第32-34页 |
| ·地基承载力验算 | 第33页 |
| ·抗浮验算 | 第33-34页 |
| ·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| 第34-39页 |
| ·强度验算 | 第34-36页 |
| ·裂缝验算 | 第36-39页 |
| 3 水池结构辅助设计系统开发的基础及平台 | 第39-45页 |
| ·CAD技术 | 第39-42页 |
| ·CAD技术概述 | 第39-40页 |
| ·CAD技术发展趋势 | 第40-41页 |
| ·CAD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| 第41-42页 |
| ·CAD二次开发技术 | 第42-45页 |
| ·CAD二次开发的含义 | 第42页 |
| ·CAD二次开发的基本过程 | 第42-43页 |
| ·CAD二次开发模型 | 第43-44页 |
| ·CAD二次开发的工具 | 第44-45页 |
| 4 矩形钢筋混凝土水池辅助设计系统的开发 | 第45-73页 |
| ·软件总体设计 | 第45-48页 |
| ·设计方法 | 第45页 |
| ·系统构成 | 第45-48页 |
| ·系统界面设计 | 第48-53页 |
| ·登录界面设计 | 第48-49页 |
| ·主界面设计 | 第49-50页 |
| ·数据输入界面设计 | 第50-53页 |
| ·核心计算程序实现 | 第53-61页 |
| ·荷载计算 | 第53页 |
| ·抗浮验算和地基承载力验算 | 第53页 |
| ·水池结构内力计算 | 第53-55页 |
| ·构件承载力计算 | 第55-57页 |
| ·构件抗裂计算 | 第57-59页 |
| ·截面选筋计算 | 第59-61页 |
| ·自动绘图功能的实现 | 第61-73页 |
| ·VB与AutoCAD的连接 | 第61-62页 |
| ·图形处理流程 | 第62-63页 |
| ·基本绘图模块的开发 | 第63-73页 |
| 5 工程实例 | 第73-79页 |
| ·基本资料 | 第73-74页 |
| ·系统计算分析及自动绘图 | 第74-79页 |
| 6 结论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| ·结论 | 第79-80页 |
| ·展望 | 第80-8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1-84页 |
| 附录 | 第84-86页 |
| 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| 第86-87页 |
| 致谢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