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3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23页 |
·牛巴氏杆菌病 | 第13-15页 |
·病原 | 第13页 |
·流行病学 | 第13-14页 |
·临床症状 | 第14页 |
·病理变化 | 第14-15页 |
·诊断 | 第15页 |
·防制 | 第15页 |
·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原 | 第15-19页 |
·脂多糖 | 第16页 |
·荚膜 | 第16页 |
·菌毛 | 第16页 |
·外膜蛋白 | 第16-19页 |
·DNA疫苗 | 第19-23页 |
·DNA疫苗的作用机理 | 第19页 |
·DNA疫苗的制备 | 第19-20页 |
·DNA疫苗的免疫途径 | 第20页 |
·DNA疫苗的特点 | 第20-21页 |
·DNA疫苗的应用现状 | 第21-23页 |
第2章 引言 | 第23-25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2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·牛源A型巴氏杆菌CQ2株plpE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学活性分析 | 第23-24页 |
·牛源A型巴氏杆菌CQ2株PlpE蛋白对小鼠的免疫原性 | 第24页 |
·牛源A型巴氏杆菌DNA疫苗的研究 | 第24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牛源A型巴氏杆菌CQ2株plpE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学活性分析 | 第25-49页 |
·材料 | 第25-27页 |
·菌种 | 第25页 |
·试剂盒 | 第25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5-26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6页 |
·主要试剂的配制 | 第26-27页 |
·方法 | 第27-37页 |
·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| 第27页 |
·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| 第27-28页 |
·细菌基因组的提取 | 第28页 |
·目的基因的扩增 | 第28-29页 |
·扩增产物的回收 | 第29-30页 |
·回收产物的双酶切及双酶切产物的回收 | 第30页 |
·质粒pET-30a(+)的提取 | 第30-31页 |
·质粒pET-30a(+)的双酶切 | 第31页 |
·目的片段和载体的连接 | 第31页 |
·连接产物的转化 | 第31页 |
·阳性克隆的筛选及鉴定 | 第31-33页 |
·大肠杆菌BL21(DE3)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| 第33页 |
·重组质粒pET-30a(+)/e1转入BL21(DE3)感受态细胞 | 第33页 |
·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 | 第33页 |
·新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| 第33页 |
·片段e2、e3的扩增 | 第33-34页 |
·重组菌DH5 α-e2、DH5α-e3的构建 | 第34页 |
·重组质粒pET-30a(+)/e2、pET-30a(+)/e3转入BL21(DE3)感受态细胞 | 第34页 |
·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 | 第34页 |
·重组蛋白的纯化 | 第34页 |
·重组蛋白的Western-blot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 | 第35-36页 |
·CQ2全菌蛋白的Western-blot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CQ2株plpE基因的相似性分析 | 第3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4页 |
·片段e1的扩增 | 第37-38页 |
·重组质粒pET-30a(+)/e1的PCR和酶切鉴定 | 第38页 |
·CQ2株plpE基因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BL21-e1的诱导表达 | 第39页 |
·DNA片段e2、e3的扩增 | 第39-40页 |
·重组质粒pET-30a(+)/e2、pET-30a(+)/e3的酶切鉴定 | 第40-41页 |
·DH5α-e2、DH5α-e3的测序及分析 | 第41页 |
·BL21-e1、BL21-e2、BL21-e3的诱导表达和目的蛋白的纯化 | 第41页 |
·重组蛋白E1、E2、E3的Western-blot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ELISA检测抗体结果 | 第42-43页 |
·CQ2全菌蛋白的Western-blot分析 | 第43页 |
·CQ2株plpE基因的相似性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讨论 | 第44-49页 |
·融合PCR引物的设计 | 第44-45页 |
·ELISA检测抗体时包被抗原的选择 | 第45-46页 |
·蛋白与佐剂的乳化 | 第46页 |
·CQ2株plpE基因的截段表达及相关分析 | 第46-49页 |
第4章 牛源A型巴氏杆菌CQ2株PlpE蛋白对小鼠的免疫原性 | 第49-53页 |
·材料 | 第49页 |
·菌种、主要试剂、主要仪器设备、主要试剂的配制 | 第49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49页 |
·方法 | 第49-50页 |
·小鼠免疫 | 第49页 |
·菌落计数 | 第49页 |
·攻毒试验 | 第49-5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0-52页 |
·ELISA检测抗体结果 | 第50页 |
·攻毒试验结果 | 第50-52页 |
·讨论 | 第52-53页 |
第5章 牛源A型巴氏杆菌DNA疫苗的研究 | 第53-59页 |
·材料 | 第53页 |
·方法 | 第53-54页 |
·DNA疫苗的构建 | 第53页 |
·小鼠免疫 | 第53页 |
·细胞因子的检测 | 第53页 |
·攻毒试验 | 第53-54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4-58页 |
·重组质粒pcDNA3.1(+)/e1、pcDNA3.1(+)/e3的酶切鉴定 | 第54页 |
·ELISA检测抗体结果 | 第54-55页 |
·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| 第55-56页 |
·攻毒试验结果 | 第56-58页 |
·讨论 | 第58-59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附录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9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