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一、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互动效应的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(一)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(二)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二、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| 第14-15页 |
(一) 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(二) 研究思路和内容 | 第14-15页 |
(三) 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5页 |
三、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互动效应研究的基础理论 | 第16-23页 |
一、相关概念 | 第16-17页 |
(一) 旅游 | 第16页 |
(二) 生态环境 | 第16页 |
(三) 互动效应 | 第16-17页 |
二、基础理论 | 第17-21页 |
(一)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17页 |
(二) 旅游经济基础理论 | 第17-19页 |
(三) 旅游业发展的生态化理论 | 第19-21页 |
三、本章小结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漓江流域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互动效应分析 | 第23-36页 |
一、研究区域概况 | 第23-26页 |
(一) 漓江流域的地理位置及区划范围 | 第23页 |
(二) 自然环境概况 | 第23-24页 |
(三) 区域经济环境概况 | 第24页 |
(四) 旅游业发展概况 | 第24-26页 |
二、数据及模型 | 第26-29页 |
(一) 数据来源 | 第26页 |
(二) 方法模型 | 第26-29页 |
三、结果分析 | 第29-35页 |
(一) 单位根检验结果 | 第29-30页 |
(二) 协整检验结果 | 第30页 |
(三) Granger因果检验 | 第30-31页 |
(四) 向量自回归模型 | 第31-32页 |
(五)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 | 第32-35页 |
四、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互动效应视野下的发展对策 | 第36-40页 |
一、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互动效应视野下的生态环境发展对策 | 第36-38页 |
(一) 加强流域内生态工程建设,科学治理流域污染源 | 第36-37页 |
(二) 建立全民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| 第37页 |
(三) 加速环保技术的开发 | 第37页 |
(四) 合理规划旅游资源的开发 | 第37-38页 |
二、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互动效应视野下的旅游发展对策 | 第38-40页 |
(一) 科学规划空间布局,控制旅游开发速度 | 第38页 |
(二) 强化旅游管理,改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和旅游产品结构 | 第38-39页 |
(三) 优化产业结构,重视区域旅游联合发展 | 第39页 |
(四) 实施人才战略,造就良好发展的软环境 | 第39-40页 |
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| 第40-42页 |
注释 | 第42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| 第50-51页 |
附录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