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重名消歧 | 第12-14页 |
·跨文本实体指代消解 | 第14页 |
·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本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相关知识介绍 | 第17-27页 |
·跨文本指代消解简介 | 第17-20页 |
·跨文本指代消解的基本概念 | 第17-18页 |
·跨文本指代消解的任务描述 | 第18-19页 |
·跨文本指代消解与信息检索和信息抽取 | 第19页 |
·跨文本指代消解与实体链接 | 第19-20页 |
·依存句法分析 | 第20-21页 |
·聚类算法 | 第21-24页 |
·K 中心聚类(K-medoid) | 第21-22页 |
·层次聚类(Hierarchical) | 第22-23页 |
·仿射传播聚类(Affinity Propagation,AP) | 第23页 |
·谱聚类(Spectral Clustering) | 第23-24页 |
·支撑向量机模型(SVM) | 第24-25页 |
·性能评价标准 | 第25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中文跨文本指代语料库的建设 | 第27-43页 |
·语料库建设的相关工作 | 第27-28页 |
·语料的选取 | 第28-30页 |
·标注方法及过程 | 第30-33页 |
·语料库预处理 | 第30页 |
·初始指代链生成 | 第30-31页 |
·指代链手工调整 | 第31页 |
·指代链输出 | 第31-33页 |
·语料库统计与分析 | 第33-40页 |
·一致性检验 | 第33-34页 |
·语料库统计 | 第34-37页 |
·语料库的困惑度分析 | 第37-39页 |
·与 OntoNotes 语料库的比较 | 第39-40页 |
·基准性能 | 第40-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基于无监督聚类的中文跨文本指代消解研究 | 第43-59页 |
·引言 | 第43页 |
·向量空间模型 | 第43-46页 |
·文本预处理 | 第44页 |
·特征选择 | 第44-45页 |
·相似度计算 | 第45-46页 |
·实体表述相似度 | 第46-51页 |
·最小编辑距离 | 第47-48页 |
·Jaro-Winkler 距离 | 第48页 |
·Monge-Elkan 距离 | 第48-49页 |
·改进相似度算法 | 第49-51页 |
·实验结果和分析 | 第51-58页 |
·特征算法选择 | 第51-54页 |
·特征融合系数 | 第54-56页 |
·不同的聚类算法对于性能的影响 | 第56页 |
·不同的实体类型的性能差异 | 第56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5章 基于 SVM 分类的中文跨文本指代消解研究 | 第59-74页 |
·引言 | 第59页 |
·系统框架 | 第59-61页 |
·特征选择 | 第61-68页 |
·构词特征 | 第63-64页 |
·读音特征 | 第64页 |
·维基百科 | 第64-67页 |
·Google 搜索引擎 | 第67页 |
·同义词词林 | 第67-68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8-73页 |
·实例对的过滤 | 第68-69页 |
·不同特征对于性能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·与聚类方法的比较 | 第70-71页 |
·不同实体类型的性能差异 | 第71-7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·研究工作总结 | 第74-75页 |
·下一步工作展望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