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莲方对咪康唑抗念珠菌增效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目录 | 第9-13页 |
引言 | 第13-15页 |
第1章 文献研究 | 第15-37页 |
·中医学对VVC的认识 | 第15-18页 |
·含义渊源 | 第15-16页 |
·带下病的病因病机 | 第16页 |
·带下病的治疗 | 第16页 |
·阴痒的病因病机 | 第16-17页 |
·阴痒的治疗 | 第17-18页 |
·现代中医药治疗VVC特色 | 第18-20页 |
·现代中药抗真菌的实验室研究 | 第20-22页 |
·单味中药抑菌实验 | 第20-21页 |
·中药复方抑菌试验 | 第21页 |
·问题与不足 | 第21-22页 |
·抗菌增效的相关研究 | 第22-26页 |
·TMP对单味中药的抗菌增强作用 | 第22页 |
·TMP对复方中药的抗菌增效作用 | 第22-23页 |
·汉防己甲素对抗真菌药增效作用的体外研究 | 第23页 |
·汉防己甲素对抗真菌药增效作用的体内研究 | 第23-24页 |
·汉防己甲素对抗真菌药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 | 第24页 |
·汉防己甲素对抗真菌药增效作用的机制研究 | 第24-26页 |
·小结 | 第26页 |
·现代医学对VVC的研究 | 第26-35页 |
·VVC的定义、诊断、鉴别诊断 | 第26页 |
·VVC流行病学研究 | 第26-27页 |
·VVC的病因研究 | 第27-30页 |
·发病机制研究 | 第30-32页 |
·VVC的治疗 | 第32-34页 |
·VVC的预防 | 第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·关于咪康唑的相关研究 | 第35页 |
·咪康唑的药理作用 | 第35页 |
·咪康唑栓的临床研究 | 第35页 |
·香莲方的相关研究成果 | 第35-37页 |
第2章 临床研究 | 第37-54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37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37-38页 |
·研究对象来源 | 第37页 |
·单纯性VVC诊断标准 | 第37页 |
·单纯性VVC纳入标准 | 第37页 |
·单纯性VVC排除标准 | 第37-38页 |
·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| 第38页 |
·研究病例的终止 | 第38页 |
·治疗方案 | 第38页 |
·试验药品 | 第38页 |
·用药方法 | 第38页 |
·观察指标 | 第38-39页 |
·一般记录项目 | 第38页 |
·临床症状、体征评分 | 第38-39页 |
·真菌学疗效 | 第39页 |
·评分标准 | 第39页 |
·安全性指标 | 第39页 |
·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研究预期的不良反应 | 第39页 |
·不良反应处理方案 | 第39-40页 |
·不良事件报告 | 第40页 |
·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| 第40页 |
·主要疗效标准 | 第40页 |
·次要疗效标准 | 第40页 |
·安全性评价 | 第40页 |
·统计分析方法 | 第40页 |
·治疗结果 | 第40-42页 |
·结果 | 第42-44页 |
·按照主要疗效标准 | 第42页 |
·按照次要疗效标准 | 第42-44页 |
·安全性评价 | 第44页 |
·讨论 | 第44-53页 |
·临床纳入患者情况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香莲栓组成及方义分析 | 第46-49页 |
·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治疗后疗效评价标准的规范化 | 第49-50页 |
·香莲栓的临床疗效分析 | 第50-52页 |
·香莲栓和咪康唑栓的临床疗效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52-53页 |
·结论 | 第53-54页 |
第3章 实验室研究 | 第54-67页 |
·材料 | 第54-55页 |
·标本来源 | 第54页 |
·实验用药物 | 第54页 |
·培养基 | 第54页 |
·其他材料及器械,均有本院真菌实验室提供 | 第54页 |
·试验用药物储存液配制 | 第54-55页 |
·质控菌株 | 第5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5-57页 |
·培养和鉴定 | 第55页 |
·菌悬液的制备 | 第55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55-56页 |
·判定最小抑菌浓度 | 第56-57页 |
·结果 | 第57-61页 |
·质控结果 | 第57页 |
·作用于临床15株白念珠菌MIC结果 | 第57-58页 |
·光滑念珠菌的实验室研究 | 第58-59页 |
·三种药物单用作用两种真菌的MIC值比较 | 第59页 |
·联合用药效果评价 | 第59页 |
·结果 | 第59-61页 |
·讨论 | 第61-65页 |
·香莲方中选用黄连煎液的原因 | 第61页 |
·选择光滑念珠菌的原因 | 第61-62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62-64页 |
·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64-65页 |
·本实验和前期研究结果的分析 | 第65页 |
·结论 | 第65-67页 |
结语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81页 |
附录 | 第81-93页 |
附录1:英文缩略语 | 第81-82页 |
附录2:诊断标准、纳入/排除/剔除标准等相关标准 | 第82-83页 |
附录3:病例观察表及评分量表 | 第83-85页 |
附录4:知情同意书 | 第85-87页 |
附录5:知情同意书副本 | 第87-89页 |
附录6:临床患者统计表 | 第89-90页 |
附录7:实验室照片 | 第90-93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93-94页 |
致谢 | 第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