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部分 低能负离子与绝缘体微孔膜的相互作用 | 第8-59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8-25页 |
·离子束应用的发展 | 第8-9页 |
·空心原子的形成 | 第9-10页 |
·离子与微孔膜的相互作用 | 第10-23页 |
·导向效应 | 第10-12页 |
·数值模拟 | 第12-13页 |
·时间演化 | 第13-14页 |
·标度律 | 第14-18页 |
·束流成形 | 第18页 |
·负离子与微孔膜的相互作用 | 第18-2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实验技术 | 第25-37页 |
·实验平台 | 第25-29页 |
·离子加速器 | 第25-26页 |
·离子源 | 第26-28页 |
·实验终端 | 第28-29页 |
·Al_2O_3微孔膜 | 第29-30页 |
·探测器与电子学 | 第30-36页 |
·位置灵敏探测器 | 第30-33页 |
·电子学系统 | 第33页 |
·角分布谱图的获取 | 第33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实验结果 | 第37-44页 |
·Cl~-离子入射Al_2O_3微孔膜后出射离子的角分布特征 | 第37-40页 |
·出射离子的电荷态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出射离子成分与输运机制的关系 | 第41-44页 |
第四章 低能负离子与绝缘微孔膜相互作用过程的模拟 | 第44-58页 |
·Geant4简介 | 第44页 |
·“负离子与微孔膜相互作用”的Geant4模拟 | 第44-52页 |
·程序结构 | 第45-46页 |
·离子的定义 | 第46页 |
·靶物质的定义与离子的空间坐标转换 | 第46-47页 |
·物理过程的描述 | 第47-50页 |
·微孔膜中离子输运的模拟 | 第50-52页 |
·Geant4模拟计算的结果 | 第52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8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8-59页 |
第二部分 离子诱发云母表面的微结构变化 | 第59-90页 |
第六章 引言 | 第59-73页 |
·云母表面的离子辐照研究 | 第59-68页 |
·离子诱发材料改性的条件 | 第68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
第七章 实验技术 | 第73-83页 |
·材料辐照的实验平台 | 第73-74页 |
·白云母 | 第74-75页 |
·MFP-3DTM型原子力显微镜 | 第75-80页 |
·工作原理 | 第75-77页 |
·工作模式 | 第77-79页 |
·主要部件 | 第79-80页 |
·显微镜探针 | 第80页 |
·辐照条件的选定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3页 |
第八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83-89页 |
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9-90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90-91页 |
致谢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