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3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17页 |
| ·概述 | 第13页 |
| ·旋翼自由尾迹模型的发展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快速多极展开算法发展现状以及其在旋翼尾迹分析中的应用 | 第14-15页 |
| ·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| 第二章 快速多极展开算法 | 第17-36页 |
| ·引言 | 第17页 |
| ·FMM 算法的数学原理 | 第17-26页 |
| ·点电荷的电势 | 第18-19页 |
| ·球面调和函数 | 第19-20页 |
| ·多极展开的相关辅助定理 | 第20-21页 |
| ·多极展开的相关定理 | 第21-26页 |
| ·多极展开的算法结构 | 第26-30页 |
| ·初始化 | 第28页 |
| ·向上遍历 | 第28-29页 |
| ·向下遍历 | 第29-30页 |
| ·算法的复杂性分析 | 第30页 |
| ·算法参数影响分析以及算例计算 | 第30-35页 |
| ·算法参数影响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·算例计算分析 | 第32-3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| 第三章 基于 FMM 算法的尾迹涡元诱导速度计算 | 第36-52页 |
| ·引言 | 第36页 |
| ·定义域的确定及其分层 | 第36-39页 |
| ·涡元诱导速度的计算 | 第39-47页 |
| ·毕奥-萨伐尔定理及直涡元诱导速度计算公式 | 第40-42页 |
| ·涡核修正模型 | 第42-43页 |
| ·近场涡元诱导速度表达式 | 第43页 |
| ·远场涡元所产生的诱导速度 | 第43-45页 |
| ·直线涡元等效为涡粒的准确性分析 | 第45-47页 |
| ·算例计算与分析 | 第47-5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| 第四章 旋翼自由尾迹模型 | 第52-67页 |
| ·引言 | 第52页 |
| ·坐标系 | 第52-54页 |
| ·桨叶气动模型和尾迹结构的描述 | 第54-57页 |
| ·桨叶 Weissinger-L 模型 | 第54-56页 |
| ·附着涡环量的求解 | 第56页 |
| ·自由涡丝的环量和起始点位置 | 第56-57页 |
| ·远尾迹控制方程及其速度项的展开 | 第57-60页 |
| ·远尾迹控制方程 | 第57-58页 |
| ·非线性速度项的展开 | 第58-60页 |
| ·远尾迹模型的求解方法 | 第60-66页 |
| ·远尾迹的时空离散 | 第60-61页 |
| ·偏微分项的数值差分格式 | 第61-63页 |
| ·PIPC 松弛迭代法 | 第63-65页 |
| ·边界条件和尾迹初始形状 | 第65页 |
| ·收敛准则 | 第65-6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| 第五章 基于 FMM 自由尾迹模型的旋翼尾迹和流场计算分析 | 第67-76页 |
| ·引言 | 第67页 |
| ·悬停状态算例计算 | 第67-68页 |
| ·前飞状态算例计算 | 第68-71页 |
| ·双旋翼结构的旋翼尾迹计算分析 | 第71-75页 |
| ·共轴双旋翼自由尾迹几何形状计算 | 第72-73页 |
| ·纵列式双旋翼自由尾迹几何形状计算 | 第73-75页 |
| ·自由尾迹模型的加速特性分析 | 第7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| 第76页 |
| ·本文创新点 | 第76页 |
| ·后续研究工作及展望 | 第76-7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8-82页 |
| 致谢 | 第82-83页 |
|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3页 |